汪瑶,女,湖北鄂州人,硕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副教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
联系方式:21049164@qq.com ;通讯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一、学习工作经历:
(一)1999.9-2006.6 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音乐学系
(二)2006.7-2016.9 就职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三)2016.9-至今 就职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二、专业与育人获奖:
(一)指导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管学院学生团队项目《寻音》,获得第八届柜子山创业梦想秀三等奖,获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A类重点立项。
(二)论文《云南传统民歌的保护发展与云南当代民族风格歌曲创作》获云南省文联“本土化与多元化”研讨征文一等奖。
(三)论文《关于艺术类高校教育中“艺术”与“技术”的思考》获云南省第六届教育教学论文研讨一等奖。
(四)论文《试论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地区乐舞文化的属性保护》获2010云南省首届教育科学论坛论文征集三等奖。
(五)论文《从文化生态环境的确立看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获得“云南省第五届教育教学论文研讨”一等奖。
三、科研与艺术研究成果:
(一)论文《刘正维先生学术成果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发表于《黄钟》2021年第二期。
(二)论文《赵北口梨园龙灯会调查报告》,作为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7JDYTA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录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京津冀音乐类非遗集成《箫鼓春社》。
(三)专著《翔舞安歌——长江流域传统歌舞音乐》,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系》的项目成果之一,交付出版社出版中。
(四)论文《荆州花鼓戏名家孙世安及其润腔艺术研究》,收录于文集《乐动荆楚》中,交付出版社出版中。
(五)论文《2010年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综述》,发表于《中国音乐年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六)论文《云南西北跨境民族传统节日仪式变迁研究——以怒江丙中洛仙女节为例》,收录于《探秘西南跨境民族传统节日仪式之前世今生》,云南出版集团,2019年版。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跨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间仪式的文化传统与创新》(12BMZ036)研究成果。
(七)论文《云南传统民歌的保护发展与云南当代民族风格歌曲创作》发表于《民族音乐》2012.8。本文获云南省文联“本土化与多元化”研讨征文一等奖。
(八)论文《小议古琴触弦、发劲、运劲与太极之关联》发表于《文华耕耘荟萃》,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九)论文《关于艺术类高校教育中“艺术”与“技术”的思考》获云南省第六届教育教学论文研讨一等奖,发表于《学术探索》2011教育专辑。
(十)论文《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考察记》发表于《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十一)论文《对云南文化生态环境构建的初步探索》发表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十二)论文《富民小水井合唱团歌唱方法及文化初探》发表于《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2期。
(十三)论文《试论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地区乐舞文化的属性保护》获2010云南省首届教育科学论坛论文征集三等奖,发表于《民族音乐》2010年第3期。
(十四)论文《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地区乐舞的文化属性》发表于《民族音乐》2010年第2期。
(十五)论文《佤族民间乐舞教材建设与其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收录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纲论》中(云南大学出版社),本文系: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西部课题》(05IE145)研究成果。
(十六)论文《试论宗教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发展》被收录到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云南60年:理论与实践创新》,暨云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十七)论文《对红河州石屏县的两所学校和富民县小水井村苗族唱诗班的考察》发表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十八)2009年7月:论文《从文化生态环境的确立看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获得“云南省第五届教育教学论文研讨”一等奖。
(十九)编辑、出版教材《佤族乐舞》,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版。
(二十)2007年9月,论文《<茉莉花>歌系形成的文化阐释》,被收录到“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二十一)论文《20世纪汉剧音乐研究综述》被入选“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一届国际花儿研讨会”,应邀参加会议并做论文宣讲。后发表于《音乐探索》200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