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系
首页  >  师资队伍  >  舞蹈系  >  正文
梁 宇

作者:音乐学院 时间:2022-11-18 点击量:

一、个人简况

姓名:梁 宇 性别:女 民族:汉

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毕业学校: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  

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职称:副教授  

学术型硕士(学硕)研究生导师、专业性型硕士(艺硕)研究生导师  

教授专业课程(本科):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舞蹈剧目排练

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史、中国舞蹈考古与复现研究、中国古典舞流派研究、中国历代舞蹈风格研究

教授理论课程: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史、中国古代舞蹈史、舞蹈艺术概论、舞蹈审美研究、外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舞蹈论文写作、中国舞蹈作品赏析、中国舞剧鉴赏、大学生美育通论


二、主要社会认可

1、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舞蹈家协会会员;

2、凡科优秀评审专家;国家艺术规划办评审专家,全国艺术科学专家库成员;

3、2008年被香港列入内地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聘为青年访问学者、任高级副研究员;

4、应香港《文汇报》两度约稿,发表《古舞新生》和《简述燕赵地域文化中的舞蹈》。作为香港电台的特邀嘉宾,谈当前中国舞蹈教育现状;

5、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举办的“光谷市民大讲堂”的宣讲专家。


三、主要社会工作经历


1、2005年创作电视剧《生命中当蝴蝶飞过》的剧本;

2、2007年为庆祝海南建省二十周年,创作大型舞剧剧本《海南岛》;

3、2008年受聘于安徽省凤台花鼓灯艺术团,教授中国古典舞身韵与中国舞编导课程;

4、2008年7月受聘于山东大学,任舞蹈编导,创编了多台文艺晚会;

5、2008年9月受聘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任高级副研究员;

6、2009年6月受聘于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任舞蹈教师;

7、2011年5月应邀担任“大型原创风情歌舞诗《三峡,我的家乡》”总撰稿。


四、发表论文及著作

2009年3月15日香港文汇报发表舞蹈评论《古舞新生》(舞蹈论文);

2010年4月10日香港文汇报发表舞蹈研究论文《简述燕赵地域文化中的舞蹈》;

以上文章于2010年7月被收入香港《九州学林》;

2010年第3期《安徽文学》理论专版《浅谈吴越地域的舞蹈文化》(舞蹈研究论文);

2011年10月受华中师范大学委派出席“2011年全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提交论文《楚文化中的乐舞艺术》,被收入2012年4月公开出版的《2011年全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3年2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袖舞之来源与历史嬗变》(重点核心期刊)

2017年10月《以形象注解理论,用舞蹈演绎历史》作为唯一的舞蹈改革论文被收录入专著《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与反思》;

2018年于《中国文艺家》(国家级)第一期发表学术论文《中国古代舞蹈兴衰传承之我议》;

2022年于《教育论坛》发表《初探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舞风》,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3年8月在《尚舞》杂志(国家级)发表《舞蹈产业商业化趋势下中国市场的舞蹈发展研究》;

2024年6月于《教育教学论坛》(核心期刊)发表《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改革探析》;

1999年至2024年间在全国诸多知名报刊、杂志上共计发表文章五十余篇约四十万字;


出版专著:

1999年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走进角色》12万字;

2006年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艺路花语》20万字;

2014年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汉代袖舞研究》37万字;

2022年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史》41万字;

2024年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两周舞蹈教育史研究》20万字。

2023年9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生美育通论》(参著),国内首部五育并举教材,本人负责其中第十章的撰写,共计3万字。

发表的文章被:中国国学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华夏文明专栏、华夏经纬网、华夏艺术网、文化艺术收藏网、文化中国等诸多网站转载,同时被收入中国知网。


五、科研情况:

2011年9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学) 项目批准号:11YJC760047 项目名称:汉代袖舞研究(已结项);

2015年8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学) 项目批准号:15YJC760056 项目名称: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史(已结项);

2021年8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艺术学) 项目批准号:

21YJA760036 项目名称:两周舞蹈教育史研究(已结项);

2012年2月 参与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构建”,负责舞蹈部分编写(已结项);

2015年8月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两周乐政与乐官的文学活动研究,鉴定等级:优秀(已结项);

另参与多个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与规划项目(均已结项);


六、获奖情况:

(1)获得华中师范大学2010——2011年度“教学工作优秀奖”;

(2)获得华中师范大学2012——2013年度“教学工作优秀奖”;

(3)获得华中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排名第一);

(4)指导06级学生谢清华的本科毕业论文《影响普通高中舞蹈生艺考前心理的因素和对策》、10级学生赵婉莹的本科毕业论文《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舞蹈研究》、11级学生徐颖的本科毕业论文《《武汉市小剧场话剧市场发展理论解析—以“光谷客·十七排”剧院为例》 皆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5)2015年获得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奖二等奖;

(6)论文《中国古代舞蹈兴衰传承之我议》荣获第七届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

(7)获得2019年度“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8)多次年度履职考核等级为“优秀”。


七、教学情况:

(1)2010年7月2日成功举办“中国舞蹈界首次古代舞蹈史结业专场汇报”、 2015年6月28日成功举办“中国舞蹈界首次外国舞蹈史结业专场汇报”、2018年6月成功举办“舞韵绕梁——中国古典舞三大流派教学专场”、2019年6月成功举办“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古典舞方向结业专场”,2024年成功举办“国舞集萃、桂子倚梦——国风舞蹈专场”……这些专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好评如潮,众多媒体给予了宣传、报道,《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长江日报》第二版做了整版报道,中国社科网、中国教育网、中华舞蹈网、人民网、新浪、搜狐、雅虎、网易新闻中心等多家网站也对此报道和转载。

(2)2011年7月举办“湖北省首次汉唐古典舞公开课”;

(3)2012年6月举办“湖北省首次汉唐古典舞展示课”;

(4)2017年6月作为班主任,带领2016级举办群舞专场《相逢》;

(5)2018年6月应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邀请于东湖长天楼做了一台向武汉市民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风舞蹈专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与市民们交口称赞;

(6)2018年2月带队参加《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7)2018年10月带队参加《军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8)指导10级学生赵婉莹、武秋卉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舞蹈研究”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实现了华中师范大学舞蹈类学生科研该资金项目的零突破)

(9)辅导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十余项;

(10)辅导本系多位舞蹈专业学生考取北京舞蹈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1)指导本校教育学院大学生科研“木樨原创汉服工作室——为汉文化发声”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A类项目立项。


八、学术贡献:

1、2010年打破华中师范大学舞蹈系省部级科研立项为0的历史;

      2、三部著述皆为学界填补空白之作:《汉代袖舞研究》(36.8万字)开创了中国舞蹈界断代分类史研究之先河;《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史》(41.8万字)为中国首部舞蹈教育史专著;《两周舞蹈教育史研究》开创了中国舞蹈教育断代史研究之先河;

     3、首创中国舞蹈史学理论与古代舞蹈表演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创建舞蹈考古文献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在中国舞蹈界创立了一系列全新课程,如:“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史”(2021年)、“中国舞蹈考古与复现研究”(2022年)、中国古典舞流派研究(2021年)、中国历代舞蹈风格研究(2021年)等。

上一篇:兰天文
下一篇:张 菡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6786778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学院联系人:程老师,办公室:音乐学院3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