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爱之音”圆梦服务队从秭归县两河口镇踏上返程之路。就在头一天,队员们结束了在两河口小学的12天支教生活。这也是服务队自2017年以来,第7次在当地开展暑期支教。
支教队伍由35名大学生组成,分别来自华中师大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他们协助两河口小学举办2024年“七彩假期”夏令营,担任夏令营的小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社团课程,将美育带到乡村小学。
参加夏令营的孩子超过400人,既有幼儿园小朋友,也有小学和初中学生。支教队员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团教学,带领孩子们走进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队员们开展主题班会,带学生们唱响少先队队歌,成为生动的“美育+思政”课堂;为孩子们排练合唱《星辰大海》《青春不打烊》《一起向未来》等正能量歌曲,引导他们在歌声中向美、向善;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教孩子们使用和演奏口风琴、电子琴、葫芦丝、鼓等乐器。小老师们精心选曲、备课,让音乐之美浸润孩子们心灵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学会用音乐传递爱与力量。
队员们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与书法、手工等其他实践类社团活动。小老师耐心地教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握拍、挥拍姿势,在发球、接球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在制定社团教学计划之前,支教队员对夏令营学生进行了水平摸底,分为零基础、有基础和基础较好等不同层次。在社团教学中,队员们分别负责不同层次的学生,以确保有针对性的教学。考虑到年龄差异,体育社团也进行了分组。
如何激发“零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速入门并跟上进度?支教队员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设计趣味性的入门课程、引入游戏化学习元素,以及增加师生互动等。最终,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个性化辅导,较好地解决了问题,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取得了显著进步。
担任电子琴老师的华中师大音乐学院2023级本科生何全智,喜悦地分享了一个细节:有个孩子初来乍到时,对乐谱和键盘一无所知,但通过针对性的教学,不仅掌握了音名和键盘基础,还学会了演奏《小星星》等简单曲目,从“零基础”到能自主弹奏,进步显著。
“支教过程中,我们虽然也会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但更多的是温暖而难忘的回忆。”华中师大音乐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馨怡已连续三年随队到两河口小学支教。她深有感触地说,让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的梦想”主题班会,与预想的回答不同,孩子们大多回答希望爸爸妈妈能多回家陪伴他们,或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等,这些温情朴实的回答让她很受触动。正是在那一刻,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支教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心灵的触碰、爱心的传递与成长的陪伴。
刘馨怡还与记者分享了一件印象深刻的趣事。支教期间,她与小凯建立了特别的情感纽带:她最初参加支教,这个乖巧可爱的孩子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次年,她带羽毛球社团,小凯虽未立刻认出她,但在几节课后主动亲近小老师,才知道头一年便当过她的学生。看到旧时合影时,小凯竟未认出是他自己,令刘馨怡忍俊不禁。今年暑期,刘馨怡作为支教负责人,再次遇见小凯时,他立刻认出了她,之后每次相见都满脸灿烂笑容,蹦跳着向她跑来。
“这段经历让我深感纯真情感的珍贵,也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与变化。”刘馨怡感慨地说。
文章转载自湖北日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2881332/2603003/0?w=1727780539273
撰稿:韩晓玲、方梓淇
编辑:蔡希子
审校:陈晓刚、陈龚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