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们我根本不可能接触到音乐。”这是曾就读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杨坝小学的牛万斌,时隔6年后辗转联系上当年到学校支教的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赵洪啸后,写下的一句话。
牛万斌现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12月14日,记者联系上牛万斌时,他说:“目前我还得完成我的学业,暂时还不能当面感谢老师们,我想毕业后一定去找老师们当面表达感谢。”
2015年,小学四年级的那个暑假,牛万斌和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音乐的美妙。牛万斌回忆,在支教老师来之前,全校只有老校长会拉手风琴。他们的音乐老师就是老校长兼任的,学校里虽然有几架钢琴,但没有老师会弹。支教老师来了,不仅带来了他们没见过的乐器,还和同学们一起弹吉他,教大家唱歌。
支教老师的到来,牛万斌第一次见到了陶笛、巴乌这些乐器,并在5天时间内学会了如何演奏它们。“赵老师的陶笛吹得特别好,他教我们的第一首曲子是《小星星》。”牛万斌告诉记者,支教团有10多位老师,有的老师擅长打鼓,有的老师会呼麦。临走前,赵老师送给每人一个自制的小陶笛作为礼物。
这个陶笛,牛万斌现在还保存着,根本不舍得用。后来,他还特意去买了一个更大的陶笛,自己在家练习。中考后搬家时,牛万斌看到当年的陶笛,回忆涌上心头。他那时就决定想办法找到这些支教老师。2021年,读高二的牛万斌利用自己打工赚的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第一件事就是在网上搜索支教老师们的信息。
时间久远,找人并不容易,牛万斌还特意回了一趟小学,从老校长那里要到了支教老师和学生的合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牛万斌在一个时间久远的帖子上看到了赵洪啸的联系方式,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微信上搜索这个号码并添加好友,发现对方正是自己要找的赵老师。
“你都不知道当时我有多激动。”牛万斌说,通过赵老师他还陆续找到了其他几位支教老师,看到老师们还记得他,内心更是感动。牛万斌大一时学校开设了音乐选修课,他幸运地抢到课程,由于不懂发声技巧,他小心地向赵洪啸请教。
“赵老师说我擅长乐器,不擅长声乐,立马就向我推荐了一位懂声乐的老师。”牛万斌说,他是个害羞的人,联系上老师们之后平时也不敢多打扰,但有问题请教老师时,他们都会热情帮助自己。他说:“我真的很喜欢他们,他们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
近日,记者来到赵洪啸的创意乐器陈列室,只见墙上、地面全都堆满了自制的创意乐器。一个大竹筐里,仅陶笛就有10多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每一款都有不同的音域。“别以为陶笛只能用陶瓷制作,用牛奶瓶一样可以,只要懂原理。”说完,赵洪啸拿起一个空牛奶瓶,打开盖子,用手遮住瓶口的一大半,随即吹出了旋律。他说:“不算会演奏的,我可以制作的乐器有上百种。”
赵洪啸出生于湖北农村,四五岁时他就会把手当乐器吹出声,更大一点会用泥巴做成哨子吹。在他看来,音乐没有那么多门槛,万物皆可乐器,这也是他音乐支教多年想传达给孩子们的。
2004年,洪啸音乐支教团成立。每次支教的时间不算长,只有四五天,为了不给学校增加负担,住宿、吃饭都由他们自己解决。为了方便孩子们学习,赵洪啸还自己编写陶笛的演奏教材,里面没有深奥的理论知识,只有通俗易懂的指法图形,再配合简谱,即便没有音乐老师,孩子们也能学着演奏。
每次音乐支教,赵洪啸都有目标,那就是捐赠给孩子们至少一种小乐器并教会他们,并留下教具。“这20年来,我也目睹了乡村学校的变化,投入的加大让学校的硬件环境越变越好,但音乐老师仍然稀缺。”赵洪啸说,直到现在许多乡村学校的音乐老师都是由其他课程老师兼任,他所做的是用更多接地气的教学手段去帮助孩子们成长,在孩子们心里播下音乐的种子。
文章转载自长江日报:http://www.app.dawuhanapp.com/p/44390287.html
撰稿:蔡欣星
编辑:蔡希子
审校:陈龚泽祖、陈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