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都市喧嚣浸染日常,一场探索音律与情绪对话的创意实验于暮春之夜悄然绽放。4月8日,由音乐学院爱乐心理工作站与化学学院红石榴民族工作坊联袂打造的“心声解码器——乐器DIY与情感共鸣实验”活动在音乐学院2号报告厅顺利举行。我院赵洪啸老师带领来自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的20位青年学子将生活器物幻化为情感乐器,通过共振原理解码心灵密语,让指尖跃动的频率成为照见内心的明镜,为同学们开辟了用自然韵律对话自我的诗意空间。
开场时刻,音乐学院2024级本科生熊宇宸以一段即兴钢琴独奏叩响艺术之门,灵动的音符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赵洪啸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用夏威夷果、铃铛、石头等制作的各类“乐器”。在“音乐魔法师”的手中,水瓶、陶笛、鱼竿、竹节,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物品化身为能奏出美妙乐章的精妙乐器。


赵洪啸老师还现场用注射器为参与同学制作了“小礼物”,并教授大家如何用注射器演奏了儿歌《小星星》。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万物之声,接纳着不完美却独一无二的自我。
此次“心声解码器——乐器DIY与情感共鸣实验”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自制乐器的乐趣,同时又强化了音乐与情感的紧密联系,为生活增添色彩,为心灵击响共鸣。

文字:爱乐心理工作站
图片:爱乐心理工作站、红石榴民族工作坊
编辑:王婉婷
初审:严楚弘
审校:郭康源 陈龚泽祖 陈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