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艺术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讲座综述】杨善武教授系列讲座之一: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话语构建问题

作者:(文字:蒋艳玲 摄影:谭莹) 时间:2019-03-30 点击量:

    2019年3月27日(周三)上午10点,著名音乐理论家、河南大学音乐学研究所杨善武教授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29教室举行了有关于“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话语构建问题”的讲座。此次讲座是我院“陆华柏音乐名家大讲堂”第五期系列讲座之一。

    参加讲座有我院中国音乐史学专业徐海准副教授,音乐教育学专业谭述晔副教授、钢琴系詹艺虹教授、张凯教授,民族音乐学专业汪瑶副教授,音乐美学专业邹洁老师,以及我院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讲座由康瑞军副院长主持。


杨善武教授


讲座现场


首先,杨老师谈到近年来参加的关于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研讨会的几个会议:(1)2017年11月的金华会议,主题是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话语构建;(2)2018年11月的新乡会议,主题是唱奏中的润腔及传统音乐记谱;(3)2018年12月的福州会议,主题为音乐理论体系话语构建需要明确认识并切实解决的问题。

杨老师认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话语构建,谈的是话语问题,但又是围绕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建设讲的。所以这个论题也可以理解为:运用何种话语来构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 我们要建立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对中国音乐客观存在之体系的理论反映和话语表达。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建立既有赖于对中国音乐历史与现实传存的研究认识,也有赖于明确的话语表达。像《中国音乐词典》中各词语条目所显示的那些术语概念,涉及的都是对中国音乐一个个具体特征与规律的认识,直接指向了对于整个中国音乐本质特征的把握。这些术语概念恰恰是中国音乐理论体系话语构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必须一一把它搞清楚。

杨老师通过以下四大内容要点来讲述关于中国音乐理论体系话语构建的问题:

一、话语构建的来源:从近代中国音乐研究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话语构建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来自音乐历史文献的表达与民间音乐的用语;一是来自对中国音乐历史与现存实践的研究;另一个来自外来的主要是西方音乐理论的话语。

二、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准确反映中国音乐的本质特征与旋律;有效表达并构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杨老师本人的研究实践与感受:在具体研究中,杨老师也努力依照三个来源、遵循两个原则,把基本理论体系作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将中国音乐客观体系中最基本的部分以适合的话语明确地表达出来。

在目前为了保证这种理论体系构建的成功应该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个是按照文化背景决定论将中国音乐虚化、淡化乃至实质取消的倾向;一个是将中西音乐对立起来,将对中国音乐的认知推向绝对与极端的倾向。当我们切实的避免了这两种倾向,通过系统深入研究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扎实可靠的理论体系,到那个时候才可以说,我们具有了中国音乐自己的话语,才能获得了对于中国音乐的话语权。

四、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话语构建的实质是理论体系建设;接着解决话语表达问题需要弄清表达什么的问题;表达什么的问题解决后,还有表达得怎么样的问题。

最后,杨老师提出,我们要构建的话语不只是用来说,也不只是讲给别人听的,而是要在中国音乐传承发展中发挥实际效用的。这样的话语及其表达是对中国音乐历史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与科学总结,建立起这样的理论体系正是千百年来中国音乐发展赋予我们当代音乐学者的历史重任。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6786778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学院联系人:董老师,办公室:音乐学院31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