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晨昕 胡颖)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音乐节”舞蹈教育教学实践系列活动于六月一号至六月四号晚在音乐厅展开,舞蹈系四个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自己一学期的排练成果,用汗水和精彩的舞蹈,呈现了四场不同风格,精彩纷呈的专场晚会。
相遇
2017年6月1日晚7:30,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音乐节”舞蹈教育教学实践系列活动之16级群舞专场《相逢》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拉开序幕。舞蹈系16级舞蹈班又名 “33班” ,30(女生)+3(男生)是他们杰出的标志。本场晚会共有10个种类不同并包含了古典,汉唐,民族,现代等不同风格的群舞。

《龙飞凤舞》作为本场晚会的开场舞在红白翻腾之间体现了人们交口赞誉的“龙凤呈祥”。随后在微风烟雨的迷漫空蒙中,一柄绢扇,一条绸带,舞出了《风酥雨忆》别样的韵律。汉唐舞《桃夭》由心而喻,应景时发,一群身着桃红舞衣的女子鱼贯而出,音乐轻盈,步伐活跃,宛如春风里吹起的花瓣。紧接着具有原生态的男子三人舞《甘霖》演绎着人类对水的依赖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蒙族《塔林呼恒》表现了一群生活在草原的姑娘,他们是孝庄皇太后大玉儿的孩子们,处处彰显着“天之骄子”的豪迈英姿。专场的最后以《活着1937》结尾,展现了中国女人的英雄气概,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是他们来到华师举办的首次专场,为了专场能够呈现出更完美的风色,彼此的汗水泪水让他们的心贴的更近更紧,共同的创作排练让他们的友谊更深更长。
回归
六月二号晚七点,2015级民舞专场晚会“回归”在音乐厅拉开帷幕。两年前,32个人带着对大学的憧憬,相聚在华中师范大学舞蹈系15级这个大家庭。两年的时间,大家朝夕相伴,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与进步。他们选择以“回归“为此次专场的名称,脱离浮躁和繁华,回到舞蹈最初的状态,用热情和汗水,用尚且稚嫩的舞步,向经典民间舞蹈剧目致敬。
“咚咚咚咚”伴随着强烈的鼓点声,晚会由舞蹈《佤山火》拉开帷幕。女孩子们一边甩动着自己的长发,一边大步跑上台来。他们用奔放的舞姿,飞扬的长发向观众展示了佤族人民的热情友好,手臂一张一弛似熊熊火焰,用舞蹈回归到对大自然纯真、质朴的感情中。
东方红,太阳升。群舞《东方红》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创作用钢琴协奏曲《黄河》为音乐,演员们手持红绸,用一段舞蹈技巧开场,引起观众的阵阵掌声。在激昂的音乐与红绸翻飞之中,仿佛使观众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感受到的更是中华民族部位列强,坚韧不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

潺潺的流水声中,舞台上的姑娘们在如梦如幻的蓝色灯光中摆动着丝巾。女子群舞女儿河,以黄河为主题,表现了黄河岸边“女儿们”的情愫精魂。姑娘们用流动的动作一会变横排一会变竖排,简约流畅,展现了女孩的柔美,似乎为苍茫浩瀚的黄河注入了一股清泉般的诗意流韵。
三声大擦,似闪电撕破天空,雷鸣般的鼓声引出一个个身着长袍、头戴红樱皮帽的藏族男子。男子藏族群舞《高原》由王鹏老师亲自打鼓,两名女生一人用镲一人摇铃伴奏。没有华丽的音乐,现场的鼓声铃声显得格外震撼,伴随着台上飞舞的长袖,演员们投入的动作与呐喊,藏民族那倔强顽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剿悍豪放的气概,一泻千里的情感,在舞的海洋里被显露的淋漓尽致!观众们响起阵阵掌声,晚会气氛被掀向高潮。
之后的两个女生舞蹈也有各自的韵味。女子独舞《扇妞》透出一股女孩子娇媚逗人的气息,一个活泼俏丽的扇妞从胶州秧歌的深厚底蕴中脱颖而出。群舞苗女情,女孩子们身穿挂着铃铛的苗族服饰,叮叮当当的在台上快乐的奔跑着舞蹈着。
草原茫茫,炊烟袅袅,欢乐的蒙古族牧民景区的驰骋在故乡的大地上。最后一个舞蹈是男子群舞《奔腾》,这也是一个非常经典非常优秀的剧目。男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的舞蹈,好像真的驰骋在大草原上。伴随着观众们不停的欢呼与掌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晚会在一片欢呼之中落下帷幕。
三翩
2017年6月3日晚7:30,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音乐节”舞蹈教育教学实践系列活动之14级结业专场《三翩》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拉开序幕。本次专场分为3个部分;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表演主要以组合为主,展示了舞蹈系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为观众呈现了优秀的课堂成果。三年大学时光翩然而逝,桂子香飘几度,不问汗洒何处。回首往昔,他们勤学苦练,从不倦怠;展望未来,他们满怀希望,阔步昂扬;又一次在音乐厅的舞台上,舞步翩翩,逸兴飞扬,感念恩师谆谆教诲,感恩母校悉心栽培,永远不忘,他们是华师舞蹈人!在结业专场的最后,他们表达了对同学,老师,家人,学校的感谢,表达了对曾经过往的不舍,也给了这三年来的自己一份完美的答卷。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2014级,全班三十一名同学,跨越江河山川,汇聚在一起。2014年起至今,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一同分担台下练习的辛酸汗水,他们共享登台演出的喜悦荣光,从相识到相知,从惺惺相惜到相依相靠,他们每一次舞动,都不负最初的梦想!
又一个夏天
2017六月四号晚七点半,2013级舞蹈班毕业晚会《又是一年夏天》在音乐厅举行。又是一年夏天,又是一年毕业季,然而这个夏天,对于2013级“盒饭”班来说,却是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最后一个夏天了,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站在音乐厅的舞台上舞动他们四年的青春、汗水、梦想与爱。
晚会开始后,全场灯光熄灭一片黑暗,在观众的尖叫声中,一段自编的荧光舞拉开晚会的序幕。伴随着音乐,舞蹈运用可开关的荧光管极具创意,引起观众的阵阵欢呼和掌声。
女子双人舞舞蹈《幻》是傣族民间舞蹈。两名戴着大斗笠,掩住面容的女孩在舞台上舞蹈,传统的傣族文化特质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配上音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美感。
伴随着古琴一声声拨弦,熟悉的音乐,舞蹈《墨意荷韵》开始了。该舞蹈由舞蹈系兰天文老师原创,曾经伴随着盒饭班的男生参加过大艺节香港高校联合汇演,也获得过金凤杯作品二等奖,也在校内的各类大型活动上演出过,是一个充满回忆也充满荣誉的舞蹈。当他们拎起大摆裙在舞台上旋转,一片片荷叶在淡绿灯光的舞台上,仿佛真的似一副水墨画中的荷塘,君子如荷,浊清涟而不妖。

舞蹈《彼此》是由刘璐、周桑迪、陈慧三位同学自己编创的。她们用生动的舞蹈,展示了三个好朋友一起玩闹一起成长的故事,尽管生活会有小矛盾小摩擦,但总会把最好的留给对方。多幸运可以彼此相遇。
“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男子双人舞《桥南桥北》,随着沧桑的歌声,他们在台上尽情舞蹈,没有华丽的动作,没有炫目的灯光,只舞出了无限的情思,对华师的留恋与不舍。再在舞台上,从南到北舞一边,再把华师,从南到北,看一遍。
不管多精彩的晚会都会有落幕的那一刻,大学生活终将结束。尾声“了”,同学们并排坐在舞台上,静静看着屏幕上老师给“盒饭班”的寄语,老师纷纷表达了同学们的祝福,希望他们能用舞蹈舞出他们的人生,用艺术让他们生活的更美好,越飞越高。“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在最后的歌曲声中,他们涌到台前,手牵手大声喊出“老师,我爱你! ”毕业晚会,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