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胡斌教授来访并作“中国音乐文化史学术研讨会”的交流讲座

作者:刘可敏、赵展 编辑 管艺、肖本飞 摄 时间:2015-09-17 点击量:

2015年9月10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中国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河南大学音乐学院胡斌教授于我院629进行交流讲座,参与讲座的主要为音乐史学专业的师生。胡斌教授首先对2015年8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办的"理念、 ...

2015年910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中国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河南大学音乐学院胡斌教授于我院629进行交流讲座,参与讲座的主要为音乐史学专业的师生。胡斌教授首先对20158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办的"理念、视角、方法:中国音乐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做了简单介绍。为同学们提供了最新的学术动态,并向参与交流的同学和老师们介绍了自己近期的研究动向。

据胡斌教授介绍,此次会议有三个议题,分别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定位、音乐文化史与音乐艺术史的关系、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目的是改变或摆脱既有学术研究的局限——以欧洲专业音乐史为参照系,重新审视和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写出涵盖音乐艺术、更体现多功能为用的音乐文化史。
在中国音乐文化史的定位上,"中国音乐文化史"这一名词是首次在学界的最高规格会议中明确提出。与会专家们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有的学者十分赞同"中国音乐文化史";有的学者对"音乐文化史"有着基本概念的困惑;更有学者认为"音乐文化史"的说法本身就不成立。)老中青三代中国音乐史研究学者们还是尽力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继续探索"新史学"的道路。在这个问题上,胡斌教授提醒同学们不要急于赞同与否,先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及不同学者的不同考量。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胡斌教授就"重写音乐史"这一热点话题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认为"中国音乐文化史"的提出就可以证明现代音乐史学学者对于学科发展、学术更新的迫切要求。他提出,"中国音乐史研究的更新与发展,仍需以'史料''田野'为基础,从具体问题出发,实现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的接通、传统成熟史学方法与新方法之间的接通。"他还为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活跃于"新史学"领域里的学者如项阳、洛秦;以及讨论"新史学"的一些重要文献。

接着,胡斌教授以自己对《操缦锁记》的研究为例,为我们介绍了微观史(microhistory)的研究方法。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辅相成,从微观视角出发,能够更加清晰地洞察到以""为对象的研究。"在展现文化个体的真实历史表述的同时,力图从微观视角反观历史宏大叙事,摆脱经验性的宏观结构对微观叙事的束缚。"这种崭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最后,胡斌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并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交流意见。讲座结束后,参与讲座的老师同学们一同合影留念。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6786778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学院联系人:程老师,办公室:音乐学院3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