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下午16:00,在音乐学院427、727、629等教室,开始了钢琴、古筝、吉他、小提琴、声乐、舞蹈、竹笛的第一次授课。同学们兴致高昂,对第一次课程充满了期待。 细细聆听音乐的美好 ...
2014年10月31日下午16:00,在音乐学院427、727、629等教室,开始了钢琴、古筝、吉他、小提琴、声乐、舞蹈、竹笛的第一次授课。同学们兴致高昂,对第一次课程充满了期待。
细细聆听音乐的美好
未进其人先闻其声,走廊里回响着钢琴的悦铃,在427教室里侯懿轩老师声色并茂地讲解了钢琴的基本知识。首先让同学们了解了钢琴的基本构造,琴键和踏板的规范使用,并亲自弹奏,比较加或不加踏板的区别。同学们细细地聆听着,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上趣味繁多。接着老师普及了五线谱的基本常识,符头、符尾的位置,每条线的含义。内容丰富,使同学们受益良多。
若说钢琴是古典的音乐代表,那吉他就属于现代音乐的典例。吉他老师李强手把手式的教学,将吉他教学与乐理同步进行。既深入了解吉他,也学会了基本的音乐知识。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同学,老师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特点。有些同学请教老师关于改编曲子的方法,现场播放自己录的音频,老师在肯定他的音乐感受的同时也提出了他的问题,如基本功有待加强,尽量避免错音等问题。然后老师亲自弹唱了《滴答》,先是简易版的无伴奏版,后来是带有和弦,旋律的即兴弹唱,博得同学们的热情掌声。
声乐课程的教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雷一唯老师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声乐的发声方式。首先要打开喉咙,张大嘴型,声音才能流畅的发出。当声音波动时,是由于喉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导致声音的抖动。其次舌头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往往在歌唱家们声情并茂的演唱时,在脸部夸张的表情里内在的舌根是不会轻易动摇的,达到移步不换形的状态。由初学者不断深入,真假声的转换也至关重要。接着老师区分了民族,美声,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唱法,在现代厚积薄发,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意大利式的美声唱法,讲究低喉位置,产生丰满、圆润、刚柔兼备的声音,而通俗唱法来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接近生活、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老师建议同学们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唱法,在最后老师给大家布置歌曲《绒花》。
还有小提琴老师陈敬雯,认真的教学,悉心指导每个同学。由于第一次上课,同学们或多或少还不太会拉弦,声音较为毛躁。随着老师的挨个纠错,拉出的声音变得通透了许多。走进舞蹈教室,就感受到大家的活跃气氛。在音乐中,同学们伸直了腿,双手打开了坐在地上,进行形体的塑造。还有古筝老师蒋慈欣鼓励让同学们亲自弹拨琴弦,感受音乐的流动。
乘风破浪,济沧海
虽然是梦翔艺术协会第一次开课,但同学们反映老师的教学很有方法以及上课的音乐氛围浓厚。梦翔艺术协会在新成员的加入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祝愿新成员们能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在未来的道路上成为那夜空中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