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舒曼:懂得选择的“琴霸”

作者:程遥 王子宇 张宇欣等 时间:2014-06-26 点击量:

2010年9月4日,这是我们与桂子山相处的第一个日夜。像是4500多颗星辰,我们相遇在同一片天空下。四年,一千多个日子里,我们在各自的轨迹上,闪耀着光芒。 舒曼:懂得选择的“琴霸” 在音乐学院,有“琴霸”一说 ...

2010年9月4,这是我们与桂子山相处的第一个日夜。像是4500多颗星辰,我们相遇在同一片天空下。四年,一千多个日子里,我们在各自的轨迹上,闪耀着光芒。

舒曼:懂得选择的“琴霸”

在音乐学院,有“琴霸”一说,特指整天窝在琴房刻苦练琴,“天天霸着琴不走”的存在。
舒曼当之无愧地荣膺此称。每天早晨六点多钟起床后就去练琴,回顾大学四年,她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音乐学院的琴房。只要一没课,她就会去琴房呆着,练琴练累了,就在琴房趴一会儿。一首曲子一直攻破不了难关的时候,她甚至体会过那种“浑身都‘霉’了的感觉”。
琴房之外,新图书馆是另一个舒曼钟爱的地方。每到期末,她就会和室友占一张桌子,天天泡在图书馆准备理论考试。扎起辫子,带上眼镜,你更容易将此刻的她和“学霸”一词联系起来。而四年专业平均学分绩年级第一,正与这个联想不谋而合。
她擅于做减法,只留下自己想要的。放弃做了两年的年级团支部副书记,退出天空合唱团,甚至放弃了保研的资格,只为了一个目标,出国。


(舒曼在音乐会上)


每天早上一睁眼,舒曼就下床开始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打字练作文,精神过于集中的时候,连吃一点东西,都会感到反胃。大三,是她决定要出国后最刻苦,也是最痛苦的一年。要保证专业不落下的她,还要把生活里相当大的部分留给英语,压力最大的时候,她常常会觉得精力不够用。
她其实也犹豫过,在放弃保研时,也挣扎过:“其实人生最难的是抉择。当你选择放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你不知道这个放弃是不是对的。”而心里斗争的结果,只有一个:切断所有后路,为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背水一战。
被钢琴和英语占据全部生活,那时候的舒曼没有任何消遣的方式,连看美剧练英语,都是一种奢侈。空白枯燥的日子里,她只是想着要好好学,“我一定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我不努力要怎么办。”
终于在2014年,130日,托福成绩过关的她只身一人飞往美国参加学校专业考试。除夕夜的航班还延误了五个小时,但激动的心情冲淡了舒曼独自过年的孤单,“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了啊!”
这与四年前的场景有奇妙的重合。2010年,同样是一个人,舒曼从家乡安徽来到武汉参加华师艺考,那是她与桂子山的第一个照面。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李斯特练习曲《森林的呼啸》,那是她当时弹的曲子。那时候的小女孩,没有紧张的感觉,只是兴奋。
33
天,辗转于东西部的6个城市进行面试,她在一片从未涉足的陌生土地上展开她人生的冒险,而这次旅行,回报的她是3份美国大学的offer。她最终选择在几个月后,正式赴波士顿大学攻读钢琴演奏专业研究生。

(舒曼的钢琴独奏会)

考学归来,舒曼选择用一场音乐会向大学生涯做告别。这场音乐会,却是“有惊无险”。临时换了时间,舒曼只剩下一个月来准备音乐会。就在演出前五天,走台的舒曼有一首曲子只弹到一半,连谱子都没记下来。
那几天,她又开始恢复“琴霸”模式,每天从早上弹到晚上十点,“一身臭汗”地回到寝室。527日,临演奏前,老师一句“拿出你的小演奏家范儿”,一上场,她整个人就“high”了。弹完了整场一个半小时,她笑说“还能再弹”。
每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舒曼都归功于踏实的积累,“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我觉得自己是最努力的”。也正是舒曼的梦想给予的无限能量,支撑起了她的美好现实。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6786778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学院联系人:程老师,办公室:音乐学院3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