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晌阴雨,傍晚转晴,好雨亦知时节! 4月22日夜,华师音乐厅,听赵钢教授师生音乐会。 一、芳菲四月满园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诗中之旧历四月,芳菲 ...
前晌阴雨,傍晚转晴,好雨亦知时节!
4月22日夜,华师音乐厅,听赵钢教授师生音乐会。
一、芳菲四月满园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诗中之旧历四月,芳菲已尽。却原来,此值旧历三月,芳菲未竟,桂山依然春意撩人。
是赵钢教授的辛勤栽培,春风化雨,促就了这四月芳菲的满园春色。音乐会中上台表演的同学,他们涵盖了本科1-4年级(贾博、杨舒宁、邓羽、李易轩、丁一峰、郑昭月)、研究生1-3年级(张艺臻、乔棽、陈信任)之各层次的“赵家班”弟子,辅以合唱指挥(张又尹)、钢琴专业的本科生(周紫薇、王忆南、杨逸轩、刘畅)、硕士生(韩天),可喜还有已经毕业了的钢琴硕士方璀也回校助阵,更添来自杭州师大的秦西俊同学外援加盟。
演唱曲目,西洋者从亨德尔的《阿玛迪齐》至音乐剧《拉曼恰骑士》,中国者从陆华柏的《故乡》到新近的《复新之路》,齐备古、今、中、外。
洋洋乎,盈耳哉!
二、隔山遥梦负心人
赵钢老师的教学专注于美声唱法,但在此次音乐会选曲上却以中国作品居多:西洋7首、中国9首。然我听西洋声乐作品,总因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膜,感觉如雾里看花、梦中观景。
邓羽演唱《被禁止的音乐》(意大利 ,C.戈斯托尔多尼 曲),完全消除了我对他“小个”美声的“成见”。他音色纯净,细腻抒情。虽略显稚气,但已超我预期。他今年顺利地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应该是名至实归!
《难以实现的梦》(选自音乐剧《拉曼恰骑士》,玖·戴律恩 词,密区·黎 曲),要表现那种“毫不犹豫的为梦想而战,带着伤疤的人将战斗到最后”的唐吉珂德式斗士精神。但李易轩同学上台明显地很怯场,演唱时有点力不从心,令人捏汗。或许这部作品本来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呢。
《邀请》(选自《音乐晚会》,罗西尼 曲),是用起源于西班牙的“波莱罗舞曲”的体裁写成的。同类风格的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可能要数拉威尔的管弦乐《波莱罗舞曲》了。郑昭玥演唱它,能情随律动,基本上传达出了原作意蕴,。但不知她是否因为过于顾及到发声技术的问题,太恪守规矩了,不敢做具有晚会舞曲风度的变化处理。
带病上场的张艺臻,坚持演唱了《睁开你们的眼睛》(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曲),表达完整,精神可嘉!
《为了忠实的梦想》(选自歌剧《女人心》,莫扎特 曲)、《啊 多么无情》(选自歌剧《阿玛迪齐》,亨德尔曲),硕士生乔棽的演唱,台风稳健,成熟大方,不负众望。
《负心人》(那波里民歌,S.卡尔蒂洛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也极易被挑毛病。陈信任的演唱,极尽此曲的抒情性,但我认为他处理的太细太碎了,抒情的音符撒落一地。我听过多明戈、张建一、张权等人的演唱,旋律线条都拉得极其舒展,好似并不急于直述怨情。恰在“气足而不怒张”、欲发而不发的状态。
真是隔行如隔山哪!此时的我不禁自诘叩问:尚不懂西洋唱法,听乐呓语,只好自己做一回美声的“负心人”了。
三、有益家国歌常吟
“有益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1939) 。藉此 ,声乐界也当不辞“有益家国歌常吟”的选择,此次音乐会上的中国作品,从自然、节庆到故园、家国,都是爱的唱赞,恰如其分地体现着人文修行的训诫。
《想家的时候》、《节日欢歌》两部作品,都是当代歌坛的当红歌曲,深得国人喜爱。演唱者贾博、杨书宁,都是本科生,首位出场,能稳定地发挥声音技巧,准确地表现音乐情绪,为整场音乐会开了个好头。
在艺术创作中,“造奇险易,唯造平淡难”。要演唱好艺术歌曲《海恋》(陈晓涛、陈勇词,陈勇 曲),就必须正视这个艺术美学问题。唱《海恋》,要把她演唱到让听者能“循无迹之迹,品无味之味”的境地。邓羽的演唱,表现不俗,较准确地传达了作品的内涵。
丁一峰演唱《故乡》(张帆词,陆华柏曲),是抗战时期的一首名曲。它所承载的那一段家仇国恨,已成既往,对当代的歌唱者来说,艺术分衬很难把握。但小丁颇具成熟的“赵家军”风范,在沉甸甸叙事中激荡着抒情,一唱又三叹,慨然留余音。该作品的曲作者陆华柏先生,是我院的前身——华中师范学院音乐系的系主任,演唱他的经典作品,我们应自然地多一份感同身受的亲近。
原初我满心期待的《故乡探雨》(陈道斌 词 ,孟文豪曲),因演唱者生病而临场取消,未免遗憾,但也希望留下悬念。
《我爱你 中华》(苏阿芒词,敖昌群曲),创作于1984年,多次获国家级大奖。是上世纪90年代“珠江杯钢琴全能大赛”的规定演唱曲目。陈信任演唱,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歌中所饱含的游子思乡之情与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感。该作品在艺术气质的塑造上,应体现出“气得阳刚,而情得阴柔”的综合审美境界,方为佳。此歌的曲作者敖昌群是典型的川人,而川人确实多具艺术的情致和才气,他们的抒情,是在多色调的机智中表达,不发嗲、不觉甜腻,这是抒情的极致。演唱《我爱你 中华》大致也要渗入这种情怀。
赵钢老师演唱的《日月之恋》(王光池词 朱嘉琪曲),音色铮铮,风度翩翩,出彩效果一如既往。
歌中的太阳和月亮,“追过了漫漫岁月,留下了思念长长……”,“永不能相见,无半点惆怅,宇宙间充满了爱,充满了爱的光芒……”,这是一个没有结果但具有理性永恒的爱的主题。同类主题,在另一首流行歌曲《雨花石》中的表达也如出一辙:雨儿与深埋泥土中的石头“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我还在风雨之中为你守候”。
诗言志,歌永言,《日月之恋》难道不是赵老师的性灵所寄?若以为文的字、句、意、格之四标准来衡量,赵老师的音声造化和修养,已达意、格两境。
作为压轴节目的《致祖国》(选自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任卫新词,孟卫东曲),由赵钢教授及全体学生演唱。该作品歌词朴实真挚,曲调优美舒展。台上的深情演唱引得台下群情舒涨。
“我说不出梦到底有多少颜色?母亲啊中国,你永远都最出色。我说不出爱到底有多么执着,母亲啊祖国,你永远让我铭刻……”,歌词最后还巧妙地嫁接引入艾青先生在1938年写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是啊,这正是中国国民自古以来的“家国同构”的爱国情怀,赵老师和我们这一代,内心所寄,虽时有忧思愤懑,但终归仍是如此朴实而已。
四、无怨绿叶映盛景
红花尚需绿叶配。这场音乐会的艺术指导们,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但总是无怨无悔。每位钢琴伴奏都以他们过硬的身手和绝佳的乐感,同演唱者一起,圆满完成了这场声歌盛宴。
意外的尾声照样激动人心:同学们给赵老师献上了鲜花和蛋糕,唱起《祝你生日快乐》。原来,本学年正值赵老师荣休。一个甲子倏忽而过,赵老师为舞台和讲台奉献了整整35个春秋!看此情此景,艺术、心声、鲜花、蛋糕、掌声,无不一一传递着同学们的创意与真情!
赞曰:
芳菲四月满园春,隔山遥梦负心人;
有益家国歌常吟,无怨绿叶映盛景。
祝福赵老师永葆艺术青春!
祝愿同学们学业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