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钢琴1对8集体课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在学院2号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钢琴教研室主任刘珂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在观摩熊文副教授集体课教学视频的基础上,进行钢琴课集体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讨,从而为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科学、合理的钢琴集体课教学方案,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确保教育成果能够紧密贴合新时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在视频中,熊文首先提出,钢琴集体课的课堂内容应围绕提升学生音乐理论、美育素养、钢琴演奏基础、键盘应用以及合作能力而设计,教学过程应细分为回顾复习、新曲学习、合作演奏三个阶段。在复习作品阶段,用分声部弹唱的方法练习多声部、复调音乐作品,有助于从思维上加强学生对各声部的发展脉络建立清晰的认知和记忆,从而促进多声部听觉的训练,并提高演奏的逻辑性及声部层次感。在新曲学习阶段,要注重读谱分析,从调性和声、结构句法、节奏风格,到演奏法、指法编订,带领学生对乐谱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标记。通过让学生弹奏作品所属调的音阶以及正三和弦连接,提前为视奏及移调做好准备。在视奏和移调阶段,可采取教师和学生组合、学生分组组合的形式进行分声部视奏和移调,以及学生以接力的形式逐一进行视奏和移调衔接。最后,在合作演奏的教学中,通过巧妙设定电钢琴的多种音色,可以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管弦乐团的演出之中,这既丰富了学生们的音色听觉体验,又在听觉审美的引导下促进了演奏法的提升。

视频观摩后,教师们围绕课程目标、课堂内容、教学评价及教学保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课程设计上,要坚持键盘应用能力培养的实用性导向,注重分层教学与中小学需求衔接;建议引入中小学教材(如《数鸭子》),探索简谱与五线谱结合教学的应用。在教学评价上,可通过“小雅平台”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但是需要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并对教师工作量进行综合考量;针对非钢琴专业学生(如舞蹈生)视谱困难及评分不均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考试难度,制定初级/中级/高级分层评分标准。在教学保障上,需要统筹课型稳定性,丰富和优化教研资源库,助力教学改革落地等。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钢琴集体课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实践方向。未来钢琴教研室将围绕学院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做更细致、系统性的调整,助力学生从单一技能训练向“懂教学、能协作、强应用”的复合型音乐人才转型,为音乐基础教育输送更多优质师资。
撰稿:熊文 杨沛霖
摄影:徐文婷
编辑:谭欣宜
初审:刘珂 涂波 张业茂
审校:郭康源 陈龚泽祖 陈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