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午,《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分享会在音乐学院3号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影后的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同享观影时所感到的深刻共鸣。吸引了许多电影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漫发展、文化传承、艺术创新、自身成长等丰富话题。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陈龚泽祖、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严楚弘莅临此次分享会,分享会由团委副书记桂思琪主持。

回溯国漫征途,彰显文化自信
分享会伊始,严楚弘以时间为轴,回溯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轨迹。从早期一笔一划勾勒的手绘动画,到如今凭借先进3D技术打造的震撼视觉效果,国漫在技术革新、叙事架构、美学表达等维度实现了质的飞跃。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影片中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独特的神话设定、精美的古风场景;顶级的制作技术,带来流畅自然的画面呈现;深刻的精神内核,传递坚韧不拔、不屈命运的价值观,无一不在彰显中国力量,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文化自信的蓬勃力量。
细究创作匠心,探寻角色魅力
在讨论环节,分享会聚焦于电影台前幕后的创作点滴。从打磨数年的剧本,到反复雕琢的角色设计,再到逐帧绘制的动画制作、量身定制的音乐创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尤其是影片对哪吒这一经典形象的重塑,保留神话中叛逆、勇敢的底色,融入新时代青年的个性与担当,令现场观众感同身受,引发强烈共鸣与深刻思考。
跨界融合破圈,激发艺术灵感
本次分享会成员来自音乐、舞蹈等不同专业,张文灿、李莹鑫等人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解读电影中的艺术元素。电影将中国传统音乐、舞蹈与现代流行元素巧妙融合,既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也为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新灵感。音乐专业同学分析配乐如何巧妙烘托情绪、推动剧情;舞蹈专业同学则探讨影片中动作设计的韵律与美感,碰撞出绚丽的艺术火花。
剖析精神内核,传承文化价值
与会者不仅关注艺术层面,还从亲情、友情、团队力量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影片精神内核。陈若岩分享道,《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哪吒与父母、朋友间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亲情、珍视友情、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审视人生,思考生命真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聚焦个人成长,书写人生篇章
分享会还围绕“钝感力”、“发现美好、创造美好”、“专注自我”、“文化修养”等话题展开热议。肖丁宁同学谈道,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保持“钝感力”,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专注自我提升与文化修养,用心创造美好,实现个人价值。

此次《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分享会,是一场光影艺术的共鸣,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它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无限潜力,感受到年轻一代对自我价值与时代命题的深刻思索。未来,期待更多此类活动,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千年文明在时代土壤中绽放新光彩,让更多人在光影世界中读懂中国、热爱中国。
撰稿:李宁晨
摄影:文鑫瑶
编辑:谭欣宜
审校:陈龚泽祖 陈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