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早期钢琴作品音乐会——华师音乐学院教师业务展演活动之一

作者: 时间:2018-11-17 点击量:

(新闻:徐思敏 梅佳怡 摄影:胡艺璇 任皓宇)2018年11月16日晚19:30,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钢琴系教师们以中国早期钢琴作品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魏廷格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家蒲方、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张奕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学副院长吴凡、我院钢琴系全体教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与学者们均出席了本次音乐会。

音乐会正式开始前,钢琴系主任凌俐老师上台介绍说:“本次音乐会以创作年份为轴,主题是大家接触较少的早期中国钢琴作品,将由张奕明老师与钢琴系14为教师共同合作展现出部分中国早期作品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选择了赵元任、陈德义、李树华、老志诚、江定仙、黄桢茂、陈泗治、江文也等12位作曲家创作的15首作品。以1915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起点,从赵元任根据江南丝竹曲《老八板》与民歌《湘江浪》改编而成的《花八板与湘江浪》,到老志诚1932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钢琴曲的《牧童之乐》,从张凯表演的带有百老汇风格的黄桢茂《迷恋之花园》与《波心月影》,到杨玫老师演绎了台湾风情的陈泗治《台湾素描》,再到由辛欣、张奕明共同激情演奏江文也的《为双钢琴而作的协奏曲》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

(詹艺虹老师)

(周年老师)

(邓畅老师)

(凌俐老师)

(刘珂老师)

(张凯老师)

(詹艺虹老师与张凯老师)

 

(涂波老师)

(张凝老师)

(杨玫老师)

(辛欣老师与张奕明老师)


整场音乐会向听众展示了中国钢琴从无到有,从模仿、改编到创作的发展过程。更让听众切身亲身感受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每一个阶段、甚至某一个群体的风格特征,也向观众普及了那个时期丰富的、等着我们去发掘的作品。

张奕明博士穿插在演奏中的讲解,加深了观众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作曲家的状态、思想、经历,都对解读这些被埋没的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他也讲述到了部分资料的寻找过程,都丰富了观众对这些作曲家、甚至作品的认知。

 

 

 

此次音乐会,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美妙的视听盛宴,还展现了中国早期钢琴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气韵与风骨。同时,这不仅是华师音乐学院教师业务展演活动之一,也是极具主题风格的音乐演奏交流会,更进一步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播交流。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6786778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学院联系人:程老师,办公室:音乐学院3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