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婉儿 沈怡君 摄影:卢嘉琪 汪振鑫)2018年11月13日晚19时30分,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届桂子山音乐节——声悦博雅专场音乐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武警湖北省训练基地政治处主任肖宗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声乐教师刘甦、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声乐教师肖红艳、华中师范音乐学院声乐系部分教师等,参与此次音乐会的演出。

此音乐会全场共分为两个部分,上半场为西洋歌剧选段,下半场为中文歌剧选段。
西洋歌剧的演唱主要以18-20世纪为主,中国歌剧主要以近现代为主,极大程度的贴合了听众的艺术选择。演员们在台下反复练习反复琢磨,最后经演出成员不懈努力及场务们积极配合,带来了近两个小时的视听盛宴。
一首由张雅坤老师及其学生亓嘉祎带来的歌剧《忘掉饥饿,让我们跳舞吧》拉开了本场音乐会的帷幕。《忘掉饥饿,让我们来跳舞》 选自音乐剧《汉斯于格莱托》,这是在中国上映的第一部德国歌剧,由德国作曲家、编剧弗雷德曼·西弗里茨根据同名格林童话改编而成。师生两人不仅通过演唱更是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歌剧中故事以及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将这首歌剧演绎的有声有色。他们将大家带入歌剧的场景,使观众们深深被其感染。
第二首由周燕老师演唱的《受伤的新娘》选自维瓦尔第的歌剧《巴亚泽》,《巴亚泽》中的音乐素材最早来自于弗朗西斯科加斯帕里尼的意大利咏叹调,而在后来维瓦尔第的改编和二次创作下形成了我们今天听到的版本。
随后是,刘甦老师演唱、熊岳巍老师为艺术指导的《Spie’ ich die Unshuld vom Lande(当我扮演天真的乡村姑娘)》。这首咏叹调前半段旋律优美流畅,起音多在中低音区,力度也较弱,感觉比较放松。演唱时需要气息的流动,连贯;后半段旋律渐渐密集,有较快的花腔唱段,与前半段相比形成一种前紧后松的效果。
紧接着,陈岭老师的男中音独唱《是泉水,是磨房》、《父亲的哀伤》、《多么不幸,你竟会轻信》;刘盛昌老师的男高音独唱《偷洒一滴泪》,将听众们带入到了西方艺术歌剧的世界; 伴随着张雅坤老师与2016级熊博依同学的女声重唱普契尼《蝴蝶夫人》之中的选段《花之歌》,上半场的西洋歌剧选段进入尾声。

到下半场画风转变,从西洋歌剧转到中国歌剧,肖红艳老师的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唱段《家住安源》将下半场。
刘盛昌带来的歌剧选段《杨白劳》,带我们体会到了老一代农民的代表,勤劳、忠厚、善良;肖宗明带来的《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引领观众走进那段红色征程,致敬伟大的长征精神。
接着周燕带来的女高音独唱《五洲人民齐欢笑》,是歌剧《江姐》选段,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这首歌曲,人物内心变化丰富,情感表达爱憎分明,既抒发了江姐对家乡、对人民的依恋之情,又表现了江姐面对自己亲人牺牲的噩耗,坚定、沉着、稳重,化悲哀为力量,毅然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轻蔑、痛斥和对崇高革命事业永远忠诚不渝的英雄气概。
肖红艳带来的《我心永爱》是总政歌剧团为全军第七届文艺汇演的轻歌剧《玉鸟兵站》的曲目之一,而后也参加了国庆五十周年的献礼演出。该剧是冯柏铭编剧,张卓娅、王祖皆、刘彤作曲,王晓玲、妮南作词。该剧采用军旅题材,通过女主那双纯净的眼睛和美丽的心灵来歌颂当代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
由刘盛昌、陈杰带来的《灿若星辰的目光》是歌剧《运河谣》中经典的男女二重唱片段,歌颂了爱情的忠贞和人性的善良。
其中一位穿着军绿色的军服,挺拔的站姿,昂首挺胸映入我们的眼帘,肖宗明演唱此曲,随着《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伴奏音落下,悠扬的旋律在跳动,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作曲者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发生的感染事件,凸显工农红军百折不饶、团结互助、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

结束时全体演出者都出来一起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全场沸腾起来了,这首曲子的感染力不在于一种口号般的号召力,而恰好是通过歌咏祖国怀抱的美丽景象和浪花与大海等如诗意像动人心弦。
音乐会最后一首大合唱曲《我和我的祖国》,是乔羽、刘炽上世纪50年代为电影《上甘岭》创作的歌曲。其作品采用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赞颂了美丽家乡的景色,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热爱祖国的深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众位表演参与者的合唱下,第三届桂子山音乐节——声·悦博雅专场音乐会圆满成功。期待下一场精彩的演出。


这场音乐会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西洋歌剧及中国歌剧的音乐色彩,演员们收获了满满的掌声和赞美,本场音乐会的举办圆满成功!
编辑:新闻宣传中心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