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音院讯(新闻:鲁启航 摄影:程哲 刘逸飞)近日,华中师范大学2018第三届桂子山音乐节暨“全国高师音乐教育联盟”教师艺术展演拉开序幕,十余场音乐会、论坛、讲座在桂子山举办。
11月15日晚,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在音乐厅上演。 一曲优美动听的大提琴四重奏《茉莉花》引得观众掌声、欢呼声连片。据悉本次大提琴四重奏团由音乐学院器乐系大提琴教师康乔瑄与学生冯望、刘婉、冯小庭共同组建。经过一周多时间的密集排练与练习,在此次音乐会上带来了精彩的演绎。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由军旅作曲家何仿将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大提琴四重奏版《茉莉花》由阿克俭改编,由四把大提琴交替担任主奏,主旋律在各声部中交相辉映。

“节目排练差不多一周多的时间,最开始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慢慢的一点点进步,一步步融合。除了把节奏和音准做好,如何让四把大提琴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重奏成员冯望这样表示。“这次练习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演奏者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节奏,音准。而是把自己的耳朵“贴在其他人的琴”上,互相去聆听,去听每一个声部,把最和谐、最美的声音呈现出来。此次不仅只是为演出,更多的是把排练和演出当成一种学习的过程。”在排练过程中,重奏成员刘婉和冯小庭对我们讲到。《茉莉花》的指导老师康乔瑄表示,“组建这样的室内乐是不容易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与彩排,但是这次我们差不多只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就呈现这样的效果,内心很是欣慰,我以我的学生为傲。我们的作品《茉莉花》是由一首中国民歌改编而来,希望用我们所学的西洋提琴来诠释带有中国韵味的曲调给观众,同时也希望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能更多的走出国门,将这样优美、动听的中国音乐带给全世界人民。”

音乐会后接受采访的观众评价道:“《茉莉花》是世界各大交响乐团来中国巡演的返场热门曲,在这次演出中主旋律在四把大提琴中交替,如对话般,伴奏运用了跳弓,拨弦等演奏技巧为旋律支撑。音乐在弓弦中流淌,张弛有度,当运弓停止时,音乐还在空气中流动,时间如凝固住一般,几秒钟的停顿之后,音乐才在观众的掌声中结束。 这次的演出是一次西洋乐器和中国民歌的精彩碰撞,以室内乐的方式对传统的《茉莉花》再度进行创作,将其展现的淋漓尽致。”
音乐厅,四位演奏者用悠扬的重奏乐音,此起彼伏的声部相互叠合缠绕。用肢体动作的表达、眼神交流的表现来抒发音乐的情感,呈现出和谐、婉转、动听的音乐。给此次桂子山音乐节带来了一道独特的色彩。
编辑:新闻宣传中心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