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晚7点30分,“致敬经典 献礼百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作品音乐会专场在琴台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由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院社会实践部承担,声乐系挑大梁,联袂钢琴系、器乐系、作曲系等系部共同协作发力,演出可谓是异彩纷呈、高潮迭起,节目基本涵盖建党百年来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个别歌曲为该院作曲系教师的首发作品,反响良好。
此次音乐会以“致敬经典 献礼百年”为主题,旨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浴血拼搏,百年劈荆斩浪,百年春华秋实,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本次音乐会顺利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李鸿飞副校长、各职能部门相关领导、兄弟院系师生、本院师生及外省学生莅临音乐会现场。音乐会由冯圣兵、张业茂、詹艺虹、董志雄策划,社会实践部主任贺新春统筹设计安排,卢钰、理一洲担任主持。
音乐会第一个板块由四首声乐作品组成。
第一首:是我院曹冠玉老师2021年原创艺术歌曲的又一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国首演。演唱者:万莉老师。甜美的嗓音唱出的是词人丰盈的内心以及对春光的留恋,带领台下听众走进南唐自然风光,品味“诗乐相融”的音律之美。
第二首:《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演唱者:张雅坤老师。优美的旋律,三加四的复合拍子突出了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音乐节奏的独特魅力,运用的和声小调音阶极富韵味,贴切展示对家乡的赞美和对边防战士热情的讴歌。
第三首:《回延安》 演唱者:陈岭老师。厚实圆润的男中音立刻带入观众梦回中国的热土——延安,在这里有轩辕黄帝安寝的山桥之巅;有“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边塞气势;有安塞腰鼓的热血奔腾,更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
第四首:二重唱《和祖国在一起》 演唱者:周燕、陈真老师。默契的合作,诉说式的演唱温暖如初,和祖国在一起,继续着平安忙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令人信服和动容,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第二板块将视线转向器乐艺术。
第一首:中提琴演奏《渔舟唱晚》。演奏者:王凯平老师和学生。琴音悠扬、平稳流畅,音乐带领我们领略了湖光山色、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怀丰收喜悦荡浆归舟的欢乐情境,悦耳乐声耐人寻味……。
第二首:钢琴独奏:《五魁》。 演奏者:刘珂老师。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钢琴作品。通过不协和的和声共鸣模仿中国传统打击乐音效,从细节表现了“即兴性”与“自由性”,散板与有板的结合,以及用先锋性的语言描绘出中国东北满族的民间舞蹈与风格
第三首:萨克斯与单簧管十重奏《新疆民歌联奏》和《彝寨篝火》,演奏者:邱耿华老师和学生。萨克斯和单簧管声效融合,时而细腻委婉、清新悠扬、时而低沉平静、饱满圆润,张弛有度、对答呼应极富艺术感染,将全场氛围带向高地。
第三板块由七首声乐作品组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首:《青玉案.元夕》 演唱者:钟晓红老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载藉丰富,云蒸霞蔚,其诗词曲赋构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精神宝库。清丽舒朗、委婉多情富有韵味的演唱,表达出最美妙的精微、最深隐的一种豁然贯通与境界。
第二首:《梨花枝》 演唱者:万莉与学生。全曲在曲调、行腔等方面极具特色,情绪跌宕、起伏性大、意境盎然……带我们拨开元夕热闹的场景,回眸眺望,只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纯洁爱国之情。
第三首:《海恋》演唱者:陈真老师。借对大海依恋之情“入境入心”,抒发并营造出一个具有家国情怀与至亲情感的情境,让全场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风采,激发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第四首:《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么》 演唱者:杨秋海老师。一首极具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将苗岭大地上的这颗绿色明珠呈现观众眼前,唱出深切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以及怀着感恩之情继续前行的坚定决心。
第五首:歌剧《沂蒙山》选段男高音独唱《爱永在》 演唱者:刘盛昌老师。这是一首极富山东地域特色、红色主题浓郁的民族歌剧选曲。追忆红色故事,厚植国家情怀,讲述了动人的《沂蒙山》抗战故事……曲至高潮,激情澎湃,在场观众无不动容,展现出永不退色的沂蒙精神!
第六首:歌剧《江姐》选段女高音独唱《五洲人民齐欢笑》 演唱者:周燕老师。带我们回忆了江姐的故事,既抒发了江姐对家乡、人民的依恋之情,更是缅怀了那些对崇高革命事业永远忠诚不渝的国家英雄们。
第七首:《青春舞曲》 演唱者:赵雨薇老师、钟晓红老师。全曲艺术形象鲜明,曲调轻松活泼,音韵圆转,独特的风格、动感的节奏、默契的配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四板块由三首独唱作品、一首钢琴协奏作品组成。
第一首:《再见了大别山》演唱者:周希正老师。字里行间跳动的音符,唱出了人民对大别山的热爱,恢弘的气势、深情而细腻的情感表达,渲染出老将军重回大别山的感恩、激动与离别时依依不舍之心情。
第二首:《黄河颂》演唱者:陶联合老师。歌词直抒胸臆,曲调气势磅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滋润了华夏大地,哺育了炎黄子孙;伟大的党开辟了祖国的崭新一页,百年征程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颂扬黄河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澎湃激昂的演唱,深受观众喜爱,一经表演不禁激起全场的热烈共鸣。
第三首:钢琴协奏《黄河愤》、《保卫黄河》演奏者:辛欣、贺新春老师。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两位教师弹出了黄河的惊涛澎湃、恢弘气势与壮丽激越,弹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由衷的“心声”,歌颂了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第四首:《我爱你中国》演唱者:赵雨薇老师与学生。生动描绘出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灿烂文化,祖国是一首抒情诗,祖国是一幅山水画,我爱我的祖国,那是我心底蕴藏着的一种最炽热、最真挚、最高尚的情感,面对伟大的祖国,我们情不自禁在内心一遍又一遍深深呐喊:我爱你,中国!
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今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年。本次“致敬经典 献礼百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在歌伴乐、歌乐相兼中重温与欣赏中国经典,谱写了华师音乐学院师生的魅力风采,见证我院在新时代艺术教学与舞台实践“走出去”又向前迈出一大步。音乐会呈现出的一幕幕精彩瞬间与耕耘付出,自信展示出真实、立体而全面的音乐学院,歌声、乐声散发与回响的恒久光彩,将同步推助我院艺术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编辑:蒋雨倩、谭怡轲
审稿:詹艺虹 、陈 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