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谭莹 摄影:彭竞瑶、陈洪庄)
2019年10月8日下午两点,国际知名音乐理论家,新西兰理工学院宫宏宇教授在华中师大音乐学院629教室举行了专题讲座。题目为《西人作品中的中国音乐:传播、流变、研究》。参与此次讲座的有我院音乐学系陈永教授、吴凡教授、钢琴系詹艺虹教授、张凯教授、凌俐副教授,以及我院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
我院陈永教授作为此次讲座主持人,首先对宫宏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宫老师的相关情况:“宫老师的学术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在中外音乐交流研究中,他运用海外第一手资料来构建我们近现代的音乐交流。从他在武音读研到新西兰留学期间,一直从事该方面的研究,由此可见,做学问就是要像宫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一件事,所以现在宫老师的学术成果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大家欢迎宫老师为我们进行专题讲座。”
宫宏宇教授在讲座开始之前表示:“这次讲座就是希望通过具体的音乐实例来讲述中国音乐流传至西方的渠道及其流变,然后通过这些实例使得同学们了解到中国音乐是如何传播到西方,在西方又经过了怎样的流变,特别是中国音乐传到西方之后,在各个时段、是如何被西方的作曲家采用在他们的作品当中。”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耶稣会士与中国乐曲最初之西渐 ,1735年,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其书《中华帝国全志》中,第一次收五首中国旋律,其中包含民间乐曲《万年欢》,卢梭在其《音乐辞典》中对该曲第三小节的笔误,不仅造成中国曲调在欧洲“谬种误传二百年”的后果,还在欧美音乐学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音阶形式的论战。在1779年,钱德明的《中国古今音乐篇》将该曲还原。借此宫老师也呼吁我们在研究中尽量接触原始材料,不要总是沉浸在前人的资料中。
第二部分为中国音乐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英国,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前,英国人对于中国音乐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法国耶稣会士的著述。而在使团访华后,英国人直接接触到中国音乐,且真正把中国音乐带回英国。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茉莉花》。随后宫老师为我们简要介绍了茉莉花在海外的流传,1796年作为沙龙音乐的《茉莉花》,1807年作为世界各民族音乐教学和音乐史教材的《茉莉花》,同时收入威廉姆·克罗齐用于牛津和伦敦大学的教学讲义《各种音乐风格样本》中。展示了同时期各国音乐家在作品中运用到茉莉花曲调的实例,这时《茉莉花》在西方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甚至于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最后借由《茉莉花》的东归历程,说明该曲调不仅成为西方认知中国的符号,也成为中国展现给世人的印象。
第三部分为十九世纪下半叶音乐传播媒介的改变及影响,音乐盒的出现使得中国音乐在西方的流传可听化,1877年制造的音乐盒中收录的乐曲《十八摸》被普契尼用作《蝴蝶夫人》的主题曲。值得一提的是宫老师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多个乐谱和音响视频资料,使我们能更为详实细致全面的了解《蝴蝶夫人》关键场景主题旋律与《十八摸》音乐的关联性。
第四部分为穿越太平洋:杰克·鲍地作品中的中国音乐,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音乐传播的渠道改变了,国外音乐家能够实地的走进中国进行采风,与中国音乐距离更为拉近。而杰克·鲍地更是自身体验了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
在讲座结束后,陈永老师总结发言:“宫老师的讲座中体现了史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结合,他扎实的资料功夫,出众的叙事能力,做到把资料“盘活”,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收获,也希望大家能同时关注书本到田野、文本到音乐、历史细节到宏大叙事,扎实全面的去做研究。
讲座最后为学生提问环节:“宫老师好,可否简要为我们介绍一下民国时期来华西人音乐相关的重要代表人物与相关著作呢?”
宫老师回答道:“我之前发表过一篇《他者审视---明末至民国期间来华西人眼中的中国音乐》可供你参考,在民国时期代表人物有如汉学家高罗佩,他研究古琴,出版著作有如《琴道》,专门系统研究中国古琴。再有剑桥学者毕铿,主要研究唐代流传在日本的雅乐,培养了一批研究唐代音乐的学者。”
讲座最后,宫宏宇教授与我院师生合影留念。
项目首席专家简介:
宫宏宇,新西兰华裔学人,现任新西兰理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音乐交流,上海开埠后西人音乐生活研究,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研究。已在荷兰《罄》(CHIME)、《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中国音乐》《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学刊上发表中英论文、译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