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杨怡雯 摄影:龚道远)2018年4月19日上午十点,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走进田野”系列讲座——田野数据的采集方法”在音乐学院323大会议室举行。讲座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生态音乐学团队特聘专家,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桂腾教授主讲,音乐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刘桂腾老师引用了美国人类学家艾伦·帕·梅里亚姆在《音乐人类学》中所提到的一段话“人的终极兴趣在于他自己,而音乐是他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他对自身研究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音乐也是人类行为,而民族音乐学家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共同职责是探求人类行为的原因。”通过剖析音乐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为同学们解读民族音乐学学科理念,以及民族音乐学人所承载的学科使命。同时刘老师提醒大家做学问不仅仅需要学科的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
刘桂腾老师认为“田野与书斋”——田野作业(实地考察)与案头工作是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的基础科目。人们常常把田野作业视为民族音乐学学者的看家本领。田野作业的价值或许就体现在是否拥有和使用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这也是衡量学术成果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梳理完“田野与书斋”的关系之后,刘桂腾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他作为调查人身份拍摄的文献纪录片《鼓语》。五分钟时长的视频涵盖了起坛、饽饽神、排神、领牲、按巴瞒尼、爱新图瓦瞒尼、沙勒布库瞒尼等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春祭当中的仪式场景,纪录片为同学们直观地描绘了民族音乐学人眼中的“田野”。
讲座第一讲包含田野作业的前期准备、走进田野、数据类型、数据采集、案例与分析等几大板块内容。
田野作业的前期准备的这一部分,刘桂腾老师从田野作业的表层与深层两个维度来解释田野与作业二者的含义。“田野”是指特定范围中的工作空间;“作业”是指有操作规范和流程的职业行为。田野作业的前期准备要包括选择研究主题(文献资料、非遗目录、田野普查、导师指导)、撰写调查提纲(乐种调查、艺人调查、乐器调查、其他)、设计考察录像、准备考察器材这几个部分。走进田野部分是以刘桂腾老师对阿坝羌族释比响器的调查工作为实战案例,运用田野作业的前期准备的理论知识,为同学们进行讲解。
刘桂腾老师不仅从口述(自然状况、传承谱系、活动区域、信仰、禁忌等)、文字(谱、家谱、地方史志等)、实物(乐器、法器、服饰等)、影像(仪式过程、自然环境等)四个部分为我们讲解了数据类型这个部分,而且在数据采集这一部分,通过测量(测量、测量工具摄影(技术标准、人物拍摄、器物拍摄、场景拍摄、生态环境拍摄)、绘图(绘图、绘图内容)、录音、录像这几个方面的理论结合自己实际的田野作业经验,“现身说法”。从刘老师的理论讲解与“实战经验”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田野与书斋”、“实践与理论”等二元关系的重要性。
“我与他者虽似曾相识,却若初见”这是刘桂腾老师几十年来的田野作业所得出的理想的田野境界,“生”与“熟”的游离转换,不仅仅是体现了刘老师所说的“面对一个陌生对象,把文献做足;而当你走进田野,便要放空已知”的两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映射出了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者从“初生牛犊”到“游刃有余”的蜕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