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施忠教授主讲的题为《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方法论与实践策略》的讲座,在音乐学院727教室举办。我院全体钢琴教师参与教研交流,学院及兄弟院校师生参与聆听。
讲座由张业茂副院长主持开场,其讲座内容主要在对中外钢琴集体课教学与研究现状作出总结、分析基础上,通过施忠教授对其译著《钢琴集体课教学法》【(美)克里斯托弗•费舍尔著】的详细解读,提出对当下我国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若干启示、方法与实践策略。
施忠教授以讲述自己翻译《钢琴集体课教学法》的契机和对钢琴集体课教学法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的缘由为导入展开了整场讲座,围绕着“为什么要教授钢琴集体课?钢琴集体课仅是为节约师资而存在吗?钢琴集体课如何教授?”等系列问题,整合了中国钢琴集体课教学发展历史与现状、美国钢琴集体课发展历史、《钢琴集体课教学法》一书的教学法启示与钢琴集体课的优势,共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讲解。
中国钢琴集体课教学
发展历史与现状
施忠教授将此部分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为中国钢琴集体课的历史与现状,施教授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从70—80年代的钢琴小组课的应运而生,到80—90年代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在我国的正式开始,再到1996—2006我国进行钢琴集体课本土化建设,最后到2007年至今,虽然关于钢琴集体课的论文大量发表,但对于钢琴集体课教学法的研究甚少。
第二个方面从教材特点出发思考教学现状,施教授对留钕铜编著的《钢琴十步训练法》和张晓清、李未明编著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进行了介绍,前者注重提高学生键盘综合运用能力,后者注重提高学生对调式、键盘位置以及键盘和声的反应能力,施忠教授还对李美格主编、施忠副主编的《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进行了讲解,该教材包括弹奏原理与技巧、独奏与重奏、试奏与移调、即兴弹奏这四个方面。综合上述对钢琴集体课教材方面的分析,施教授提到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加强对“集体课教学法”研究,并强调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键盘综合运用能力,除了独奏能力,还包括重奏和伴奏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第三个方面从师资培养出发思考课程建设,施教授指出,钢琴教学法的教师常常将“钢琴弹奏法”、“钢琴教学法”和“钢琴弹奏教学法”这三个方面的授课内容混淆,除此之外,“如何培养学生键盘综合应用能力”“教师集体课教学能力如何提高”等问题也还有待解决。
第四个方面从现实需要出发思考未来方向,施教授提到未来钢琴教学生态不容乐观,需要教师共同努力下改变,与此同时,施教授表示钢琴集体课教学是一个前景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模式。
美国钢琴集体课发展历史
施忠教授将美国钢琴集体课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89年,美国教育部正式签署文件,推动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课程开设之初就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课程的标准化,使课程发展、教材内容的设定、教资培养等更加明确有效。第二阶段:1952年有157所大学、学院开设钢琴集体课教学法课程,确保了普通公共学校该课程师资数量与质量。第三阶段:1955年美国音乐教师协会(MTNA)加进钢琴集体课教学专题研讨会,促进了钢琴集体课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式等的纵深发展。第四阶段:世纪之交,面向钢琴集体课教师的新资新对策急剧增多。综上美国钢琴集体课的发展历史,施教授指出我国钢琴集体课教学有待重视与关注,需求空间巨大。
《钢琴集体课教学法》
一书的教学启示
《钢琴集体课教学法》全书共九个章节,对于其中涵盖的学习理论部分,施忠教授给予了充分的总结,并强调钢琴集体课教学法需要大量学习理论进行支撑。除此以外,书中还涉及具体的集体课课程实践技巧与方法的思考,施忠教授认为教师对课堂的反思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在钢琴集体课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施教授将该书籍的教学法启示列为四个方面:一、不同教学对象的精细化研究;二、不同教学过程和内容的细致分析;三、教学理论的有效支撑;四、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的有机结合。
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施忠教授认为钢琴集体课具有不同于钢琴小课的优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聆听他人的演奏,从而训练自己“挑剔的耳朵";利于教师提高展示教学内容的效率等。关于钢琴集体课教师的从业资质方面,施教授强调教师需要有扎实的音乐素养,其音乐素养不局限于技巧与乐感,还包括钢琴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储备量,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的学习与反思。关于钢琴集体课教材的选择,施教授建议教材知识过渡的速度与学生的学习程度适配,并具备键盘综合能力的训练,且富有趣味性。
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中,我院学生就钢琴集体课如何调整教学进度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施忠教授表示钢琴集体课的小组分配可以按照各个学生的程度和学习进度来灵活变动,打破班级制度方式,按照学分制制度进行考核与结课。
总结
讲座接近尾声,我院张业茂副院长总结提到,施忠教授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和学术研究的经验对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策略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施教授对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执着的探索、开阔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引领并推动了中国高校及社会普及层面的相关研究。最后,全场以热烈掌声感谢施忠教授在本次讲座上的精彩分享,并与施教授合影留念。
编辑:蔡希子
审校:陈龚泽祖、陈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