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推动音乐创新,传承国乐之美——《和诗以筝,经典相承——中国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交流讲座顺利举办

作者:袁雅婷 武梦瑶 时间:2019-11-11 点击量:

2019年11月9日下午3时,由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承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和诗以筝,经典相承——中国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莅临讲座现场,对著名古筝演奏家高雁教授一行表示诚挚的欢迎。夏立新与高雁就教学、人才培养、校际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表示将积极推动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音乐学院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共同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发展。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武汉音乐学院高雁副院长与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

 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葛雪婷主持开场,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古筝演奏家高雁教授主讲。

 一曲由古筝演奏家王中山、高雁教授等携武汉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的学生在黄鹤楼前的合奏《青花瓷》将全场观众带入古筝的意境中。通过演出视频的欣赏,高雁教授分别从“中国民族器乐古筝历史发展轨迹”、“传统筝曲之筝情画意”、“现代筝曲之经典传承”、“当代中国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四个方面来讲解与演奏。


壹、中国民族器乐古筝历史发展轨迹

高雁教授通过我国音乐文化最早产生的文物实证“贾湖骨笛”来引入传统乐器的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其中古筝属于“丝”,所谓江南丝竹乐器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便盛行于当时的秦地,《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在了解了古筝的古老起源之后,高雁教授带着我们从各个朝代古筝弦数的演变与文人墨客用诗词表达对古筝的喜爱来感受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贰、传统筝曲之筝情画意

 

  高雁教授携其研究生们用一曲高雅婉转的《高山流水》将观众带入了下一篇章。这一讲主要通过古筝各大流派的介绍来引出传统筝曲的韵味。筝曲的流派有河南、山东、潮州、客家、浙江、陕西等等,它们各自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内涵,我们也了解到了与它们相关的典故与诗词,再一次感受到古筝传统曲目的诗情画意。


叁、现代筝曲之经典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我们走进了古筝的现代化传承世界。从《渔舟唱晚》、《铁马吟》到《枫桥夜泊》、《如是》,高雁教授指出古筝艺术在不断创新、其演奏技法也在不断发展与传承。就像作曲家刘长远根据武汉的古琴台与“俞伯牙遇钟子期”的典故创作出筝曲《琴台之音》,这便是最好的发展见证了。


肆、当代中国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

 

讲座接近尾声,高雁教授表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此再一次强调了今天的主讲主角“古筝”延伸到国乐的传承发展。她指出“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以及对未来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让我们在场的当代大学生坚定了自己的国乐发展意识与传承重任。



全场讲座以一曲旋律优雅的合奏《明月几时有》圆满结束。现场热烈的掌声与一捧捧鲜花是对这一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高度评价,演出人员合影留念。


撰稿人:袁雅婷 武梦瑶

审核人:董志雄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6786778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学院联系人:董老师,办公室:音乐学院31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