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灿灿,1998.1,艺术硕士,助教,武汉市文联首批中青年优秀人才,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
一、研究领域
中国民族民间舞
二、承担课程
承担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级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形体与舞蹈、舞蹈基础训练、舞动即兴与创意舞动等课程。
三、教育背景
附中,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舞蹈表演专业(六年制);
本科,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舞蹈表演专业;
硕士,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表演专业,导师:张晓梅教授;
四、近五年代表性成果
(一)科研项目
1.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优秀种子培育项目《荆楚地域非遗舞蹈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与应用路径研究》,主持人,2024-2028;
2.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个人学术项目《探究舞蹈表演中情感层次变化的逻辑》,主持人,2022-2023;
3.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湖北省土家族“滚龙连厢”在中小学的普及现状及教育功用研究》,主持人,2022-2023;
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体系研究》,项目组成员,2023-2025;
5.《“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组成员,2023-2025;
6.北京舞蹈学院高精尖学术项目《朝鲜族舞蹈编创实践研究》,项目组成员,2022-2023。
(二)学术论文
1.《探析舞蹈演员塑造人物形象进行情感层次变化的逻辑——以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为例》,第一作者,收录于BDA舞蹈论坛论文集,2022;
2.《探析朝鲜族杖鼓舞道具的运用及活态传承方式》,第一作者,《戏剧之家》,2023;
3.《土家族“滚龙连厢”在中小学的普及现状及教育功用研究》,第一作者,《舞苑研究》2023;
4.《舞蹈表演中“情感层次”处理的逻辑与路径探究——以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为例》,硕士论文,获北京舞蹈学院2024届优秀学位论文,2024。
(三)专著教材(含DVD、唱片、光碟等)
1.《中国民族民间舞经典剧目教程——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教材执行组组长,上海音乐出版社,2024;
2.《中国民族民间舞经典剧目教程(一)》的撰写工作,撰写组成员,上海音乐出版社,2024;
3.《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第三册)》的撰写工作,撰写组成员,待出版;
(四)竞赛获奖
1.参与制作项目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剧目,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展演,2022-2025;
2、独舞作品《一声梧叶·一声秋》获第十一届华北五省舞蹈大赛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获第十五届新加坡国际舞蹈大赛独舞组金奖;入选第三届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舞蹈领域培养院校作品展演;在北京舞蹈学院第六届“舞研杯”中获“表演三等奖”“创作优秀奖”,2024;
3、编创双人舞作品《栖息》获意大利国际舞蹈人才大赛性格舞双人组三等奖,2024;
4、编排作品《华灯初上夜未央》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第九届书院舞蹈节的评审团奖一等奖、大众奖二等奖,2022。
(五)艺术展演
1.交响诗《长江叙事》首演,上海交响乐团,2023(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
1.带领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参加2025年中央春节联欢晚会武汉分会场的排演活动,2025;
2.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湖北民间文艺家艺术团走进华中师范大学文艺演出,舞蹈统筹,2025;
3.第九届桂子山音乐美育展演季舞蹈艺术周——《一卷千旋 舞脉传薪》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学吾三班专场,总导演,2025;4.第九届桂子山音乐美育展演季舞蹈艺术周——“循光肆熠” 2024级肆熠班专场,舞蹈指导,2025;5.美育铸魂 ——“民族魂”系列校园版红色歌剧《沂蒙山》,舞台编导,2025;
6.第八届华师故事文艺展演活动,执行导演,2024;
7.《大先生之歌》参与湖北省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集中宣传展示活动,2024;
8.舞蹈作品《国舞集萃》,“师范情·教育魂·强国梦”美育与思政融合实践课程展演活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一行到访我校相关系列演出活动,2024;
9.华中师范大学“2024年中国国家队公益服务大行动——奥运健儿进校园”活动,演出作品《勇立潮头》,2024;
10.作品《逐浪高》,襄阳四中建校七十周年系列活动,2024;
11.作为主创团队导演助理,参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舞蹈学院承办的“为人民而舞——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舞蹈专场演出”,2023;
12.担任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工作人员以及“舞蹈表演一流专业”建设—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专家教学展示课活动统筹工作人员,2023;
13.“为人民而舞——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舞蹈专场演出”导演助理,赴鄂尔多斯市参与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活动,2023;
14.参与由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少年宫承办的北京大学舞蹈节大师工作坊,
15.担任张晓梅教授《朝鲜族舞蹈从课堂到舞台的实践》大师课的课程助教2023;
16.参与北京舞蹈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交流项目第十一届“音舞集”,创作并表演作品《栖息》,2023;
17.在参与和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工作中获“先进个人”奖,2022;
(六)指导学生获奖
2025年顶尖舞者湖北省前十强,学生:李希敉,指导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2025。
(七)社会服务:
1.“中华文化大乐园——印尼北干巴鲁营”出访教师,2024;
2.“中华文化大乐园——新西兰奥格兰营”出访教师,2025。
五、个性化陈述
当身体成为舞蹈的诗句,教学便成为种下一颗种子的艺术。
六、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4978497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