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年的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北大寄语青年时讲到:“青年的 ...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年的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北大寄语青年时讲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他明确要求,广大青年要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自己的基本遵循,铭记于心,付诸于行。

首先是勤学, 勤学格物,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有着不少的老人依然在学习的新闻,我们国家勤学格物的典范更是数不胜数。青年人正处在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和快节奏的时代变化面前,我们有限的知识积累总是相形见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会发现很难静下心来去学习去读一本书,我们更钟情于电子快餐式的阅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到处可以看到低头刷手机的人群,刷朋友圈刷微博成了每日必做的事情。或许这种方式可以满足你空虚无聊的时光,但是并不能使你有任何进步。这个时候大家不妨想想艺考时的那段艰苦岁月吧,每天在琴房练十几个小时的琴,为了求学天南地北的跑,冬天最冷的时候排队考试一排就是半天,还有那些普通高考的学子们,每一个日日夜夜的坚持拼搏,寒窗苦读12年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汗水才考上梦寐以求的这所学校啊。考上了这所心心念念的大学,有更好的条件和资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呢!博而知其广,专而求其至,让勤学格物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习惯。
其次是修德,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青年更应该德才兼备,让德行成为人生的一种追求。格物更需格己,觉人先要自觉,将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成长路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更加亲切和厚重。
其三是明辨,我们成长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每天接收的信息量很多,但更加丰富并不必然更加深刻。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自己的判断,作为90后,我们更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多思多想,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记得上高三的时候,当时的我跟在座大多数同学一样在紧张的进行着专业学习,准备着艺考。那个时候我半天去学校上课,半天就在家里练琴,时间非常的宝贵,一分钟都恨不得当成三分钟来用。可是每到晚上9点钟我爸爸就会让我下楼去跑步,每天如此雷打不动。就算琴没有弹好,作业没有做完也要下去跑步。一开始我非常不解,周边的人也很不理解,觉得在这种紧要关头应该更要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用来学习才对。后来,当我顺利走过艺考、高考这两座独木桥进入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后我才明白我爸爸对我要求的用意。每天坚持跑步看似浪费了很多时间可是长时间坚持就会拥有一个很健康的体魄,一个好身体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可能跟良好开端,也是为以后的路可以走的更远打下前提基础,艺考的那段日子是很辛苦的,有时候要排队排上一整天,所以有个好身体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跑步看似是一件小事可是长久如一日的坚持下来可不容易,需要强大的毅力来支撑,如果能把跑步这一件小事做好便不断的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以后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带着这种拼搏的精神不断坚持下去。遇到任何难题就都会有毅力去解决了。到现在,我很感谢我爸爸当年对我的严格要求,让我现在有个很健康的身体可以更好的学习生活,不至于在某天早起之后就头昏脑涨,或是爬个6楼就气喘吁吁。之前的时候我还很讨厌跑步,觉得很累很枯燥,直到现在我已经把跑步当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晚上只要没什么事情我都会去操场跑上十几圈。我觉得这就是“明辨”的体现,我爸爸一直教导我做个严谨的人,不用多说要多做,不懂的不清楚的事情一定要弄清楚在下结论,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一味听信他人,人云亦云。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辨自持,让明择成为一种人生智慧。
最后是笃实,笃实要求我们脚踏实地的做事,不要好高骛远,先做当前自己能做到的,一步一个脚印,做出自己的贡献。青年时期我们拥有大把美好的机遇,可是想要成功光有机遇是不够的,水滴石穿的那日你将会感激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亿万青年的寄语,也是青年人肩负的时代使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生的准则,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静心、笃实以为功,学之、知之、用之真正铸就人生发展的新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