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学工简讯】走进“印象幻境” 感受印象主义时期钢琴的神秘

发布日期:2015-12-05点击:
(通讯员 石文惠 李欢)2015年12月4日下午6点,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展的以“钢琴演奏”为主题的文艺骨干培训班第四次培训于音乐学院323教室举行。本次培训以“印象幻境”为主题,由15级研究生喻晗作为主讲人引领 ...

(通讯员 石文惠 李欢)2015124日下午6点,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展的以“钢琴演奏”为主题的文艺骨干培训班第四次培训于音乐学院323教室举行。本次培训以“印象幻境”为主题,由15级研究生喻晗作为主讲人引领学员们走进“印象幻境”,感受印象派钢琴的神秘魅力。

在正式开讲之前,主讲人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德彪西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让学员们从切实的音乐中体会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在互动中燃起大家对印象派音乐魅力的激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印象派音乐的神秘之处。

首先,主讲人从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发展入手,大师布索尼曾说过:“在钢琴上发生的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即使在你看来是不太现实的甚至确实难以做到的事情,把这些都当作理所当然吧。”主讲人说:“在这种创作的革新中,钢琴技术和音响形式的发展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有某些作曲家希望打破传统,去发展钢琴创作的先锋手段,但是最终结果表明: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的这种激动人心的新发展,显然深深根植于19世纪形成的惯例中之中。”继而,引出钢琴史的继承。主讲人通过播放音频来讲述李斯特、拉威尔、德彪西等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家是如何进行继承,进而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

谈到绘画作品,许多同学都发表了对印象派绘画的看法,主讲人喻晗同学肯定了几名优秀的发言,最后以德彪西的音乐彻底为同学们引出了“印象派”音乐的奇妙音律,给同学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乐探索之旅。在讲解印象派钢琴的继承与新发展时,主讲人特别通过联系动画中的印象派钢琴乐曲来加深学员们对印象派钢琴的理解。通过在《猫和老鼠》和《数码宝贝》等这些大家所熟知的动画片中寻找印象派钢琴的踪迹,主讲人呼吁大家在平时生活中细心观察,留意生活中出现的钢琴曲,学会分辨钢琴曲出自哪个派别,进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神秘魅力。

在讲座结束之际,主讲人表达了对学员们的希冀:培训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音乐的旅程结束,希望大家能保持一颗对音乐充满热情的心态。在音乐的视听过程中,同学们不由的惊叹印象派音乐独特的风格,“这是跟我们之前听到的完全不一样的曲风,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最后,主讲人预祝明天的汇报演出举办圆满成功。培训课在全体学员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