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术科专题调研会议在音乐学院317会议室召开。校长杨宗凯、党委副书记谢守成、覃红、副校长彭南生,政研室主任付义朝、人事处处长任友洲、科研部部长曹青林、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志 ...
11月26日上午,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术科专题调研会议在音乐学院317会议室召开。校长杨宗凯、党委副书记谢守成、覃红、副校长彭南生,政研室主任付义朝、人事处处长任友洲、科研部部长曹青林、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志明、段锐、财务处副处长费克文,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院长孙逊、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罗怡文、院长徐晓庚、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王健、常务副院长王斌等出席。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叶雷、副院长吴凡、康瑞军等参加了会议。
音乐学院院长孙逊在美国以视频方式进行了汇报,他以音乐学院走“教学、科研、艺术一体国际化”道路为题进行了“十三五”规划情况汇报,并重点就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发挥“学”与“术”并重发展,加强教学改革,提出站在国际化大视野上办学,以建成一流学科和学院而努力。《音乐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主要包括学院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和不足、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十三五发展总目标、发展具体目标、主要建设任务、保障体系等内容。其中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党建管理与学生工作等四大方面。
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重点结合国家形势和学校战略实现提出学院下一步发展战略任务:要重点推进音乐教育研究团队建设,全面推进特色学科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包括音乐教学、研究和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要全面推进优势学科合唱艺术的建设,在合唱表演、合唱作品创作以及合唱艺术研究方面推出标志性成果,提升学院进一步发展。同时,孙永祥书记还对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建议,呼吁学校提供进一步保障措施,建议学校给予艺术学科多种成果形式的认可,包括科研、艺术表演、艺术创作等多样成果形式的认可;呼吁学校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进一步发挥音乐艺术面向全校普及教育功能,提高美育功能。
体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斌、美术学院院长徐晓庚、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罗怡文等也对各院十三五规划进行了汇报。
随后,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针对我校十三五期间术科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最后,校长杨宗凯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术科是我校具有传统特色的一个学科,学校高度重视。对十三五规划,三个学院重视程度不同,充分肯定了音乐学院,给予了大力表扬,并希望美术学院应该进一步凝练思路,体育学院应该重视规划建设。在新一轮发展中,自己不重视、不发展,可能学校只能放弃。强调在“十三五”建设过程中,首先大家的规划理念应该要创新,要贯彻开放、共享、协调、可持续性理念。其中开放即要有借力借势思维,与大学其它学科的关联;协调中包括“学”与“术”的协调、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协调等。并着重针对术科建设从学校层面考虑的三点意见:一是人才培养问题,结合学校人才培养,须在全校推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开设最亮的课程,组建最亮的团队,还有比如能否做到全校学生每人会一门乐器或会唱一首歌或会跳一支舞,要发挥好服务大学的功能;二是术科的建设要具有亮点,亮点来自于以前的基础和新时期的思维理念,要创新,在中国达到说一不二,只有真正的亮点,学校才会大力去支持;三是加强交叉学科,融入学校其它一流学科中去求术科发展提升,与优势学科绑定发展来争资源,如何助别人来发展自己,才能去争一流。下一步发展的捷径便是“两个翅膀”,即“国际化”和“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只有与数字结合,就可能有亮点;艺术要引领,有国际化的条件和优势,但国际化必须有措施、有明确指标。。
本次术科专题调研会议持续三个小时,形成了众多共识,引起了一些思考。这是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对音乐学院发展高度重视的体现,必将激发我们奋进的信心。下一步,音乐学院将根据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意见,进一步征求部分在职和退休教师的意见,修改和完善《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并进行步骤和任务分解,全面推进学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