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主题:音乐学院贯彻“三严三实”,实施“两访两创”之教工党员访谈 采访时间:2015年10月13日 采访对象:教师党员——万莉 采访人:甘沛泉 那天晚上八点,等万老师下了专业课之后,我略 ...
采访主题:音乐学院贯彻“三严三实”,实施“两访两创”之教工党员访谈
采访时间:2015年10月13日
采访对象:教师党员——万莉
采访人:甘沛泉
那天晚上八点,等万老师下了专业课之后,我略带忐忑地走进了音乐学院406琴房。
小小的琴房里,陈放着一架黑色钢琴,一个办公桌。极其简单。可是墙上挂着的巨幅海报和钢琴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鲜花却似乎跟有些偏冷的室内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万老师笑笑,说:对啊。都是我的学生们在教师节送我的。眉眼里满是骄傲。她好听的声音,连语气词都带着笑意。让我耳蜗一暖。
印象中的万老师,美丽,有气质。她的艺术人生,是无法想象的绚烂。甚至就在采访的不久前,她刚刚在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中获得青年教师组金奖。也刚刚站上武汉网球公开赛开幕式的舞台上,为整个世界传递武汉的风采,唱响《美丽武汉》。“算是一帆风顺的艺术之路”
“小学大概六七岁的时候,我们小学的合唱老师要排演一出合唱去全校面前演出。”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合唱。我们都知道,合唱,要的是整体概念,是不可能有个人的突出表现。可是也不知道为何,当时的指导老师问她:万莉,你能不能把这一句唱一下?她当然说可以,然后嘴唇轻启,认真唱出早已烂熟于心的旋律。
“现在想来,也许真的就是那几十秒钟,改变了我的一生。”是啊,人生最难求得是伯乐。那个有着白花花头发的指导老师,就那样用一个小小的举动,开启了年幼的她的梦想大门。于是才小学一年级的万莉小朋友,就这样成为了合唱团的领唱,唱响了整个校园。也唱响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可是后来直到13,14岁,她才开始真正步入艺术之路。中间的那几年,没唱歌。做什么去了呢?跳舞。从小跳舞起步的万莉有着很好的基础,可是跳了几年,发现自己仍然喜欢唱歌。于是这次,她开始认认真真学习声乐艺术。一开始是跟着上海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学习,后来来到武汉音乐学院,也一直接受着专业的声乐训练。她勤奋,努力,钻研,不放弃。
“比赛是必要的”
在她读大三的那年,一个家喻户晓的专业级比赛,让她一瞬间感受到了上天的眷顾,也一瞬间收获了很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她凭借学生的身份,获得了第11届青歌赛的铜奖。“你知道我们那届一起参赛的人都有谁吗?雷佳、刘和刚、王丽达阿!”万老师很开心。能站上决赛的舞台已经很不容易,还跟当年在音乐圈就已经拥有多次比赛经验并且如今唱响整个神州大地的他们一同比赛。那时候的她,也还只是个孩子阿。
当时青歌赛的赛制,除了要演唱歌曲,还有素质问答。万莉作为组合中最年轻的一员,又是来自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这个重担理所当然就落在了她稚嫩的肩膀。“如果我回答得好,皆大欢喜,如果回答得不好,那就是与奖牌失之交臂。她们说不怪我。可我自己心里得多难过?我能原谅自己吗?都走到这一步了。所以我当时的心理压力大得不能想象。”万老师有些激动,声音都微微有些震颤。是啊。相对于演唱歌曲来说,人们普遍更喜欢看歌手在素质问答环节出丑。如今也依旧如此。好像有些人看别人闹笑话的样子就能得到自己技不如人的心理安慰。
还好,由于在学校的专业训练,视唱练耳题她拿了满分。综合素质考的是一道京剧题,很难很难。但是凭借自己大胆猜测,她答对了其中一个选项。于是最终,她们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奖牌。也几乎改写了历史。这一切的一切,跟她本身的嗓音条件分不开,跟她拼命的努力分不开,也跟上天的眷顾分不开。后来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比赛或者演出再多,得到的奖品再丰厚,掌声再热烈,也许永远永远抵不过那次青歌赛场上承载着整个团队的期望而没有辜负所有人的热泪盈眶。
所以万老师认真地告诉我。“我们是学音乐的,学表演的。学生时代的你们,一定要去参加比赛。”不管你的专业是声乐,是器乐,还是钢琴,当你站上舞台的那一刻,你就在指挥着千千千万万个音符,它们都像有了生命,伴随着你的紧张,你的自信,你一直以来的跃跃欲试,你一切的努力都会有回报。哪怕没有好的名次,哪怕丢人出错,哪怕连奖牌都没有,你都是有收获。这一切的经历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舞台上,你锻炼的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水平。内心的煎熬才最是磨人。不让自己身处那样的“紧张时刻”,便永远没有危机意识,永远学不到别人的优点,也永远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歌唱,不是简单的唱歌”
一个音乐人,在表达音乐的时候,要学会表现自己的情感。因为我们是歌唱,不是简单的唱歌。“唱歌很容易,只要你不走调,只要你有一点天分,都可以唱歌。可是歌唱就完全不一样了。”歌唱一首歌曲,是完整表现一个作品,是用自己的理解去完整表达词曲作者的情感和内心。
正是那次青歌赛的成绩,和本科四年的优秀表现,让她保送了我们音院研究生。但让人惊讶的是,博士学位,她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学专业。是啊,学习了这么多年的音乐专业,竟然在读博士的时候选择了文学。我不解。万老师说,是阿,当时复试的时候考官也是迷惑不解。可是最后,万老师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彩。
她的回答是——
音乐可以让人心灵澄澈,文学可以丰富人的内心,她不想只是纯粹的学习音乐,她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扩充自己的文学素质和涵养,帮助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艺术。太多太多的人都认为,学音乐的就只是唱歌、弹钢琴,或者演奏乐器。可是很多人不理解,艺术,不仅仅只是表演。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的专业技术精湛,可是在做人做事方面,表现的不理想。
“我的老师一直告诉我,不仅要会唱歌,还要懂得做人。”她说,“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给我的学生们。可是有时候,我的教育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对于一些事情,有些难过。”她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暗淡。也许是回忆起过去的故事吧,于是我懂得,有些事不必再问。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个孝,不仅仅只是对待父母亲人的长辈,在古代,更指师父。“做人得有敬畏之心啊。”万老师看着我的眼睛,说道。
我说,“谦卑之心可以吗?”
她说,“不,敬畏。”是的。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其他的身份。此时此刻,我多么羡慕跟万老师学习的孩子们啊,不仅可以学到扎实的基本功,更能学习做人的道理。她热爱教育事业,不然在毕业的时候也不会放弃省歌还有其他一些艺术学院的邀请了。
对于大学生入党,她强调,大学期间我们最好要去上党课,去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党校是你无法想象的严格,只有真正经历过党课知识的洗礼,你才真正懂得,我们的共产党人曾经做出并且一直在做着多么伟大的事业。并且可以纠正我们太多太多的小毛病。“不是不敢迟到,而是不能迟到。”这就是思想上政治上觉悟的提高。我说我如今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在向着预备党员努力,而且有幸成为了我们当时那个党课班的班长。万老师很是欣喜,说,“太好了,能够成为一名党员,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也是一种鞭策。”
采访结束的时候,万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她说她喜欢读书,喜欢把故事读进自己的人生。多读书才能多多与世界沟通。这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