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舌上春秋,音院赛出雄风

发布日期:2012-11-11点击:
(通讯员刘璟梁思扬 摄影刘璟)2012年11月10日上午,凉风习习,但历史文化学院101教室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九届舌上春秋辩论赛初赛A组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音乐学院任杰、王任飞、赵来 ...

(通讯员刘璟梁思扬 摄影刘璟)2012年11月10日上午,凉风习习,但历史文化学院101教室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九届“舌上春秋”辩论赛初赛A组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音乐学院任杰、王任飞、赵来恩、梁思扬代表音乐学院与美术学院四位辩手进行辩论。本次赛事的评委团由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及中南民族大学的优秀辩手组成。此次辩论赛的辩题是:大学聘请知名艺人担任教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由美术学院担任正方,音乐学院担任反方。

9:00比赛正式开始。首先,双方立论陈词。音乐学院一辩从教育制度、商业化等七个方面表明了反方观点:大学聘请知名艺人当教授弊大于利。而正方美术学院辩手则认为大学应该海纳百川,具备多样性与特色性。紧接着是驳辩环节。正方二辩认为聘请知名艺人当教授是对教育制度的革新。而反方二辩则认为创新不代表学术,学校应当重视对学术的研究。接下来进入盘问,双方唇枪舌战,不分上下。反方三辩表明对方辩手一直强调知名艺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演艺经验不能等同于学术经验。反方四辩对“艺人”一词进行了诠释,认为艺人的舞台经验不能直接转变为当老师的经验。在接下来的攻辩小节中,双方辩手都对各自的观点进行了小结。然后是自由辩论环节。正方认为应该“百花齐放”,反方辩手则反驳首先应当确保“花”的质量,不能让不良的社会风气进入校园,不应该让商业化和急功近利的气息对学术氛围起副作用。辩论赛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陈词。反方四辩在领域、报酬与机遇方面总结反方观点,认为学生应重视理论学习与自身的实践,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辩论环节结束后,三位评委对正反双方进行了简短的点评。随后,主席宣布了比赛结果,音乐学院遗憾负于对手,尽管这样,音乐学院依旧赛出了自己的风采。

编辑 梁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