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百生讲坛”第14期20151027】邓德强:感恩父母,传承孝道

发布日期:2015-10-27点击:

感恩父母,传承孝道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音乐学院14级文硕班的邓德强,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传承孝道。    孝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习主席在上台之后反复强调要弘扬中国优秀的传 ...

感恩父母,传承孝道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音乐学院14级文硕班的邓德强,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传承孝道。

孝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习主席在上台之后反复强调要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孝道。中国古代社会把孝敬父母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甚至用法律的形式去维护孝道。我们现代仍然需要孝道。因为社会物质条件虽然在变,但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的伦理也是不能够变的。我们每个人仍然是父母所生,仍然是父母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从一朝分娩到长大成人,这其中倾注了父母无私的关爱和巨大的心血。这份恩德比山高比海深,试想没有父母哪有我们这个身体?哪有我们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乃至所有的一切。所以说没有父母我们将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是。就像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唱的:“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一点都不假啊!



回想我们从小到大,当我们在摇篮的时候,母亲要摇着我们入睡才能安心睡着,当我们醒了的时候哭闹不止,父母还要用很长的时间平息我们的无理取闹;当我们稍长大后,我们尿湿在床上,母亲怕我们不舒服,自己睡在我们尿湿的地方,把我们放在干处;父母叫我们学走路,学吃饭,学穿衣,让我们上学接受学校教育,点点滴滴倾注了父母多少的耐心和爱心。

父母以前也像我们一样年轻过,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自从有了我们之后便好像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有什么好吃的都先让给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一切先满足孩子的需求。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的那种担忧就像他们自己生病了一样,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的这个和儿女一体的心是我们现在不能体会的。我时常在想这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两个人对待自己这样的无私?我们只是索取,回馈父母的很少;父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丝毫没有怨言。就凭父母对我们的这个用心,我们也不能报父母恩于万分之一。我们能不能在生活中多用心感受下父母无微不至、深入骨髓的关爱和呵护?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就能体会这种无私和感动。

也只有当我们懂得了孝与感恩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才会真正有动力去进德修业,从而有所成就。这里分享一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两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给一户姓朱的人家。等到范仲淹长大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决心要重立范家宗祠。于是悲泣的告别母亲,他要出外求学,让母亲等他十年,将来接母亲重回范家。范仲淹带着这样一颗感念母恩的心,在山中一所寺院里刻苦勤学,昼夜苦读,常常晚上瞌睡昏沉了就用冷水洗脸接着读书,睡觉常常是衣不解带。吃的是最简单的粥和咸菜。于是渐渐博通六经的要旨。离家八年后考中了进士,衣锦还乡接母亲回家躬亲赡养、服侍。正是有这样一颗对父母真诚的孝心,范仲淹才会刻苦学习的动力,并且把对父母的孝心扩大到天下国家,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爱。所以一个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必定是来源于孝道的。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试想一个人对自己父母都不爱,怎么能去爱其他人、爱大众、爱国家呢?

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说起来无量无边,孝敬父母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大伦。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及时行孝,毕竟韶光易逝、人生易老,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到那时只有遗憾和悔恨了。那个时候我们就真的成为这个世间的孤儿,变得无依无靠……

最后用四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