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两访两创”采访报告 采访主题:音乐学院贯彻“三严三实”,实施“两访两创”之教工党员访谈 采访时间:2015年10月13日 采访对象:教师党员——朱宇翔 采访人:黄琳淇 朱宇翔,文学硕士。华 ...
音乐学院“两访两创”采访报告
采访主题:音乐学院贯彻“三严三实”,实施“两访两创”之教工党员访谈
采访时间:2015年10月13日
采访对象:教师党员——朱宇翔
采访人:黄琳淇
朱宇翔,文学硕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副教授。2007年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毕业后,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执教以来,长期致力于舞蹈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与教研项目,出版著作3部;公开发行CD1张;发表舞蹈及文化类论文多篇;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从小,朱宇翔老师便喜欢舞蹈。从幼儿园开始,小学,省艺校,大学。大学毕业,从事的舞蹈教育工作也依然在舞蹈。朱宇翔老师讲起在什么情况下,走上艺术之路时,微笑地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仍然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坚持”。正是在兴趣和坚持的双重推动下,让她一步一步走到教师岗位,走上这条艺术之路。
八年来,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朱宇翔老师认为,目前本科生的舞蹈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舞蹈专业不像是文化课,学生经历小学、初中、高中的知识积累,到了大学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部分知识的学习。但舞蹈专业课不一样,绝大部分学生在进校之前并未接受过系统性的训练,因此她的专业知识结构是空缺的,如果不通过老师的传授、不通过一定训练量的累计,是培养不出社会所需要的高水平的人才的。所以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够理解术科的特殊性,支持其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同时朱宇翔老师也呼吁学校、学院能够加快舞蹈学科研究生方面的建设工作,让有志于继续深造读研的学生多一条途径学习专业知识。
“我想在大学多参加比赛挺好的,多参加,也是一种锻炼。”朱宇翔老师说道。不光多参加,而且要以“重在参与”的心态来完成每次比赛。舞蹈比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团体的,可能这种比赛居多,参与者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最后所有的荣誉都是这个集体的,因此,她觉得舞者是伟大的。另一种是个人的,这种比赛对于舞蹈表演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不可获缺的财富,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而且也能增强自己的舞台表演经验。现在的大学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如能以“重在参与”的心态来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这一点是非常提倡的。
很高兴可以访谈到自己同专业的党员教师,当谈到朱宇翔老师对我们想入党有什么建议时,她的几句话令我很难忘,她说“入党是一项及其庄严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建议同学们多多学习党章、多多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借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加油!”
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路坚持就能走到你梦想的道路上。我想,最好的面貌是重在参与,一路坚持就能收获难能可贵的财富。继续坚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相信,你会收获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