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善变,点化乐器如人声 ——听意大利Barrali ·Roberto声乐大师班汇报音乐会 (九年白云边) (一)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当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人声歌唱之美的理性认识和由衷赞美。亦有举 ...
巧手善变,点化乐器如人声
——听意大利Barrali ·Roberto声乐大师班汇报音乐会
(九年白云边)
(一)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当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人声歌唱之美的理性认识和由衷赞美。亦有举一反三者:嗓音是歌唱的乐器,乐器要如嗓音般歌唱。
7月13日夜,华师音乐厅,聆听“意大利Barrali·Roberto [1]声乐大师班汇报音乐会”,惯例地,我动情于人声的美妙,却更惊叹于意大利艺术家那双善变的巧手,能点化乐器如人声。
音乐会的主角Barrali·Roberto先生,是意大利著名艺术指导,毕业于意大利帕尔马音乐学院,曾在世界各地多种音乐会中担任独奏或伴奏,获得过众多艺术奖项。
艺术家此次应邀来我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声乐大师班教学,他以美声的嫡宗和琴声的多彩,给我们送来了亚平宁半岛那自由的艺术清风。其艺精深,其人爽朗,博得我院师生的众口称赏!
在音乐会的开始和中场,Barrali·Roberto先生独奏了两首钢琴作品,它们均由普契尼的歌剧名作之主题音调改编而成,一为《托斯卡》,一为《艺术家的生涯》。
此两部歌剧的剧情与旋律,对于大多数歌剧爱好者来说,基本上能了然在目,咏唱在心。听Barrali·Roberto先生的琴声,激发了我多样的艺术感受:时而如交响乐队在奏响歌剧序曲,剧情的画浪在我眼前翻卷;时而又听得剧中主角的一唱三叹,我亦移情至主人公的喜怒悲欢......
好的艺术家,会赐予你一双视觉的耳朵和听觉的眼睛。
(二)
整场音乐会,两首钢琴独奏,12首声乐演唱曲目,全部由 Barrali·Roberto先生担任钢琴独奏和伴奏。
音乐会上半场,由8位学生演唱。
看节目单上的几位学生,名字都好熟识!原来多半是大二的学生。他们在本学期刚修完我的音乐理论课,结业考试成绩都还不错。同学们才放下捧了一学期的书本,又接着参加一周的大师班学习,不避酷暑,未言幸苦,精神可赞!
在这一周的大师班的课堂上,他们都是经由Barrali·Roberto先生点化了的蜕变雏子,生机待发。
为此,我已带着既有的好感,来听他们的声音表白,答案是满意的。
同学们演唱的歌剧唱段《费加罗》、《弄臣》、《蝴蝶夫人》、《你就会看到》,以及艺术歌曲《游移的月亮》、《我怀着满腔热情》等,都是经典唱段。这些作品在声乐技巧和情感表现方面,都具有相当的深度,即或对于成熟的歌唱家们来说,有时也难以把握准确到位。可喜的是,同学们还是基本做到了各自表现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台上同学们,举止投足都是那么真切动人。看得出来,他们在台上,比以往更注意倾听和思考。倾听背后的声音,思索人物的命运。他们在努力使自己进入歌曲所要表现的角色的情感世界,唱响爱的美声,唤醒沉睡的生命。
全场演唱作品多为意大利歌剧唱段,但其中也有唯一的一部中国作品——《红豆词》。演唱的同学,是否迫于舞台的紧张焦虑,迟迟未见上场。听众已开始屏住呼吸,倒是Barrali·Roberto先生,却以别开生面的幽默,化解了短暂的尴尬:“我好期待,等不及了”,引得全场掌声,请出了那位羞涩的歌者。
一曲真情的《红豆词》,抹却了刚落下的浮尘,留在台上的是那“滴不尽相思血泪”的红楼梦影。
对同学们的不俗表现,我当给予十二分的肯定!
(三)
下半场由我院4位青年教师,台风稳健,声音光彩。
看这声乐系的“四大金刚”同台献艺,他们确实比学生拥有绝对自信的定场之力,他们的声音,能轻松而自然地引导着钢琴伴奏,共同营建出人琴和一的妙境与神思。
阿昌老师是“四大金刚”中唯一的男高音,主民族唱法,声音细腻而抒情。我听阿昌演唱亨德尔的《绿树成荫》,诠释出了新的审美意象。因为以前听得多的版本是廖昌永,故而印象之中,大凡男中(低)音,多底气雄浑,从容不迫,颇适合表现亨德尔的正统与严肃。而男高音,更有一种多情的别样风景:“绿树成荫,遍地芳草如茵,风光绮丽幽静,人间难寻。”我听阿昌如是。
阿海老师,咋来一看就是搞美声的:声似洪钟,体健如牛。他留学到过意大利,算是拜过正宗的美声山门,此次能在本土迎握故知,一周的交流切磋,唱功自当突进。他演唱威尔第的歌剧唱段《破碎的心》,哽噎中的叹喟,催动真情。这是我多年来听他演唱中表达最好的一次!
阿陶老师,大高个,美男子,学缘自北京,雅俗兼备,天然歌剧范儿。他今晚演唱的威尔第歌剧唱段《祖国的敌人》,入情入理,大篇幅、长坡段的咏叹,在那肃穆的忠诚里,挣扎着撕裂的呻吟,让人一时难抑心中苦涩的泪水。
老师们的倾情演唱,意大利艺术家的画龙点睛,极其完美地塑造了那些经典歌剧中的典型角色,他们都鲜活地一一从我眼前掠过。
赞说不尽的,还是Barrali·Roberto先生的钢琴伴奏,整场演出,他都是紧随各位歌者的人声,时而低眉信手,时而狂澜拍岸。每到歌中的动情之处,他便不由自主地摇曳起身躯,引颈哈嘴,作演唱状。不消说,这才是真正的“我也是醉了”!
今晚的音乐厅,中外艺术家们,歌者与伴奏,人声和琴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正可谓:健足适好鞋,骏马配好鞍!
我等听者,早已忘景移情,滞于言表。恰似“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
感谢Barrali·Roberto先生!
感谢声乐系的各位同人!
、
2015.7.14 谨记于桂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