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7日,经学校人事处前期接洽、安排,教育部“春晖计划”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专项代表团莅临我校进行交流。来访我院的专家是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副教授、中国事务部主任、美华学社秘书长张新亚博士。张新 ...
2015年7月7日,经学校人事处前期接洽、安排,教育部“春晖计划”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专项代表团莅临我校进行交流。来访我院的专家是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副教授、中国事务部主任、美华学社秘书长张新亚博士。张新亚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理学院,专攻心理声学、剧场音响设计等领域。
张博士当日上午与我院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主要涉及哥伦比亚学院艺术类系科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创作表演活动、两院合作交流前景等内容。
7日下午3点,经学院安排,张新亚博士在我院317报告厅举行了讲座。主题为“心理声学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时值我院期末考试阶段,但仍然有来自声乐系、钢琴系、器乐系、音乐学系的孙静梅教授、陈永教授等15位教师前来交流。张博士的讲座主要从:心理声学的研究领域、剧场设计、空间听觉、声音的方向与有效传达、人耳接受与处理声音的原理、歌剧和京剧的早期录音与当代录音的技术和风格比较、中文歌唱发声的特殊性、视觉对听觉的干扰等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讲解。
讲座过程中,张新亚教授通过录音软件演示了各种声音的技术参数,同时,作为一个资深的戏曲和歌剧爱好者及兼职演员,张教授也就发声过程的某些有趣的案例进行了现场演唱示范,引起在场师生热烈反响,使讲座内容更加生动、易于理解。
在座的声乐系教师就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内外听觉的培养、声音的位置、现代人声对录音技术设备的依赖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张教授以专业而简明的语言,从耳道接收声音的过程、测量设备、声音共振峰的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饶有意味的是,张博士的学术训练背景是物理学专业,但在讲座最后,作为一个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他个性鲜明地强调了在声音完美与风格逼真之间,他本人对表演风格的偏重。在当下的世界表演艺术圈子里,来自他者的这类观察,仍然值得我们深思。